第四節 死亡后護理
一、概述
死亡后護理的重點是尸體護理。尸體護理是對臨終病人實施整體護理的最后步驟,也是臨終關懷的重要內容之一。做好尸體護理不僅是對死者人格的尊重,而且是對死者家屬心靈上的安慰,體現了人道主義精神和崇高的護理職業道德。尸體護理是在確認病人死亡,醫生開具死亡診斷書后盡快進行,既可防止尸體僵硬,也可避免對其他病人的不良影響。
二、尸體護理
(一)目的
1.維持良好的尸體外觀,易于辨認。
2.安慰家屬,減輕哀痛。
(二)評估
1.病人診斷、治療、搶救過程、死亡原因及時間。
2.尸體清潔程度、有無傷口、引流管等。
3.死者家屬對死亡者的態度。
(三)計劃
1.用物準備
(1)尸體護理箱或治療盤內備衣褲、尸單、血管鉗、不脫脂棉球、剪刀、尸體識別卡3張、梳子、松節油、繃帶等。
(2)擦洗用具。
(3)有傷口者備換藥敷料,必要時備隔離衣和手套。
2.病人準備停止死者一切治療和護理。
3.環境準備安靜、肅穆、屏風遮擋。
(四)實施
尸體護理操作要點:
1.洗手、戴口罩,填寫尸體識別卡3張,備齊用物攜至床旁,屏風遮擋尸體。用屏風遮擋尸體,可維護死者的隱私或防止影響同病室其他病人的情緒。
2.勸慰家屬,請家屬暫離病房。若家屬不在,應盡快通知家屬來院探視遺體。
3.撤去一切治療用物,便于尸體護理。防止尸體受壓,引起皮膚損傷。
4.將床放平,使尸體仰臥,頭下置一枕頭,防止面部淤血變色。床上留一大單遮蓋尸體。
5.洗臉。有義齒者代為裝上,可避免臉形改變,使臉部稍顯豐滿。閉合口、眼,若眼瞼不能閉合,可用毛巾濕敷或于上眼瞼下墊少許棉花,使上眼瞼下垂閉合。嘴不能閉緊者,輕柔下頜或用四頭帶托起下頜。
6.用血管鉗將未脫脂棉花墊塞于口、鼻、耳、肛門、陰道等孔道,防止液體外溢,但棉花勿外露。
7.脫去衣褲,擦凈全身,更衣,梳發。用松節油擦去膠布痕跡。有傷口者更換敷料,有引流者拔出引流,縫合傷口或用蝶形膠布封閉后包扎。避免尸體體液外溢。
8.將一張尸體識別卡系在尸體右手腕部,尸單包裹尸體后,用繃帶在胸部、腰部、踝部固定牢固,將第二張尸體識別卡縛在尸體腰前的尸單上。便于尸體運送及識別。
9.移尸于平車上,蓋上大單,送往太平間,置于停尸屜內。將第三張尸體識別卡插在尸屜外面,便于識別尸體。
10.處理床單。非傳染病人按一般出院病人方法處理,傳染病人按傳染病人終末消毒方法處理。
11.整理病歷,完成各項記錄。按出院手續辦理結賬。體溫單上記錄死亡時間,注銷治療、藥物、飲食卡等執行單。
12.整理病人遺物交家屬。若家屬不在,應由兩人清點后,列出清單交護士長保管。
(五)評價
1.尸體整潔、表情安詳、位置良好、易于辨認。
2.對死者家屬使用真誠、恰當、有效的勸慰語。
習題:
尸體護理時,其義齒的處理是
A.取下棄去
B.取下浸泡于冷水中
C.取下交死者家屬
D.取下便于口中填塞棉花
E.代為裝入口中
『正確答案』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