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給藥
重要知識點:
1. 影響藥物作用的因素
2. 口服給藥法
3. 超聲霧化吸入法及氧氣霧化吸入法
4. 注射給藥法
5. 藥物過敏試驗
6. 局部給藥
第一節 概 述
一、護士角色與職責
高度的責任感、嚴謹的工作作風是護士履行給藥職責的前提。
。ㄒ唬﹪栏褡袷匕踩o藥的原則
1.按醫囑要求準確給藥
2.嚴格執行查對制度
“三查”:指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均須進行查對。
“七對”:核對床號、姓名、藥名、濃度、劑量、用法和時間。
此外,還應檢查藥物的質量。對疑有變質或已超過有效期的藥物,應放棄使用。
3.按需要進行過敏試驗 對易致變態反應的藥物,用藥前須作過敏試驗,結果陰性方可使用。
4.臨床試驗用藥中的責任護士 應了解所試用藥物的作用及不良反應,明確已征得病人同意后可應用。用藥過程中要密切觀察療效及副反應,并做好有關記錄。
(二)熟練掌握正確的給藥方法與技術
(三)促進療效及減輕藥物不良反應
。ㄋ模┲笇Р∪撕侠碛盟
(五)參與藥物管理
1.藥柜放置 置藥柜于光線明亮處,但不宜陽光直射。保持整潔。
2.藥品分類保管 按內服、外用、注射、劇毒藥等分類保管。劇毒藥、麻醉藥加鎖、登記并交班。
3.藥瓶有明顯標簽 內服藥標簽為藍色邊、外用藥標簽為紅色邊、劇毒藥標簽為黑色邊。標簽上標明藥名(中、英文對照)、濃度、劑量。
4.定期檢查 藥物要定期檢查,如有沉淀、混濁、異味、潮解、霉變或標簽脫落,難以辨認等現象,應立即停止使用。
5.分類保存
。1)易氧化和遇光變質的藥物:如維生素C、氨茶堿、鹽酸腎上腺素等,應放入有色瓶或避光紙盒內,置于陰涼處。
(2)易揮發、潮解或風化的藥物:如乙醇、過氧乙酸、糖衣片、食母生片等,應裝瓶蓋緊。
(3)易被熱破壞的藥物:如疫苗、胎盤球蛋白、抗毒血清等,應置于干燥陰涼處或2~10℃冷藏保存。
(4)易燃、易爆的藥物;如乙醚、環氧乙烷、乙醇等,應單獨存放于陰涼低溫處,遠離明火。
各類中藥均應放于陰涼干燥處,芳香性藥物應密蓋保存。
(六)特種藥物
病人個人專用的特種藥物,單獨存放,并注明床號、姓名。
習題:
容易潮解的口服藥物是:
A.酵母片
B.胃蛋白酶
C.安定
D.阿司匹林
E.硝酸甘油
易風化潮解的藥物應放在:
A.陰涼干燥處
B.避光紙盒內
C.有色瓶中
D.密封瓶中
E.冰箱冷藏
二、影響藥物作用的因素
。ㄒ唬┧幬锓矫
1.藥物劑量 一般而言,劑量愈大,藥物在體內的濃度愈高,作用也就愈強。若藥物超過有效量,則引起毒性反應,因此,藥物用之得當是良藥,用之不當是毒藥。
2.藥物劑型
。1)內服藥:包括片劑、丸劑、散劑、膠囊、溶液、酊劑、合劑等。
。2)注射藥:包括溶液、油劑、混懸液、結晶、粉劑等。
(3)外用藥:軟膏、溶液、酊劑、粉劑、搽劑、洗劑、滴劑、栓劑、涂膜劑等。
。4)新穎劑型:粘貼敷片、植入慢溶藥片、胰島素泵等。
3.給藥途徑 常用的給藥途徑有消化道給藥(口服、舌下給藥、直腸給藥)、注射給藥(肌內注射、皮下注射、靜脈注射、動脈注射)、呼吸道吸入給藥、皮膚黏膜用藥。藥物吸收速度除靜脈和動脈注射是將藥液直接注入靜脈和動脈進入血循環外,其他藥物吸收速度由快至慢的順序為:吸入>肌內注射>皮下注射>直腸>口服>皮膚。不同給藥途徑,可使藥物產生的作用不同,如硫酸鎂口服產生導瀉與利膽作用,而注射給藥則產生鎮靜和降壓作用。
4.給藥時間 給藥的間隔時間應以藥物的半衰期作為參考依據,尤其是抗生素類藥物更應注意維持藥物在血中的有效濃度。醫院常用外文縮寫及中文譯意,見表1-13-1。
5.聯合用藥 聯合用藥指為了達到治療目的而采取的兩種或兩種以上藥物同時或先后應用。若聯合用藥后使原有的效應增強稱為協同作用;若聯合用藥后使原有的效應減弱稱為拮抗作用。臨床上聯合用藥的目的是發揮藥物的協同作用,增強治療效果,避免和減輕藥物不良反應。
習題:
男性,36歲,尿糖++,血糖11.1mmol/l。醫囑普通胰島素8U中午飯前30分鐘皮下注射,飯前的外文縮寫是:
A.AM
B.PM
C.PC
D.AC
E.HS
qh的中文譯意是:
A.每晚一次
B.臨睡前
C.每小時一次
D.立即
E.每天一次
。ǘC體方面
1.生理因素
。1)年齡:國家藥典規定用藥劑量在14歲以下為兒童用藥劑量,14~60歲為成人劑量,60歲以上為老人劑量。兒童劑量和老人劑量應以成人劑量為參考劑量酌情減量,這與兒童和老人的生理功能與成人比較存在較大差異有關。
(2)性別:雖然性別不同對藥物的反應一般無明顯的差異,但女性在用藥時應注意“三期”即月經期、妊娠期和哺乳期對藥物作用的影響。在月經期、妊娠期。子宮對瀉藥、子宮收縮藥及刺激性較強的藥物較敏感,容易造成月經過多、痛經、流產、早產。在妊娠期,某些藥物可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對胎兒生長發育和活動造成影響,嚴重可導致畸胎。在哺乳期,注意藥物經乳汁進入嬰兒體內引起中毒。
2.病理狀態 在病理因素中,肝、腎功能受損程度具有特別重要意義。肝實質細胞受損可導致某些藥物代謝酶減少,如苯巴比妥、洋地黃毒苷等主要在肝臟代謝的藥物要減量、慎用或禁用。腎功能受損時,某些主要經腎臟消除的藥物因半衰期延長,可造成積蓄中毒,如氨基糖甙類抗生素、頭孢唑啉等應減量或避免使用。
3.心理、行為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