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的自我概念
(一)概念
自我概念是指一個人對自己的看法,即個人對自己的認同感。自我概念不是與生俱來的,它是隨著個體與環境的不斷互動,綜合環境中其他人對自己的看法與自身的自我覺察和自我認識而形成的。一般而言,自我概念是基于對自身的工作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認知功能、自身形象和外在吸引力、是否受人喜歡與尊重、經濟狀況等方面的感知和評價而產生的。
(二)組成
北美護理診斷協會(NANDA)認為,自我概念由四部分組成,即身體心象、角色表現、自我特征和自尊。
1.身體心象 指個體對自己身體的感覺和看法。良好的身體心象有助于正性自我概念的建立。
2.角色表現 角色是對于一個人在特定的社會體系中所處的位置的行為要求和行為期待。一個人一生中要履行許多角色,有時在同一時期也得承擔多種角色。如果個人因能力有限或對角色要求不明確等原因而不能很好地完成角色所規定的義務時,挫折與不適感便油然而生,其結果便產生負向的自我概念。
3.自我特征 是個人對自身的個體性與獨特性的認識。人們通常以姓名、性別、年齡、職業、婚姻狀況及教育背景等來確定自己的身份和特征。自我特征也包括個人的信念、價值觀、性格與興趣等。可見自我特征是以區別個人和他人為目的的。
4.自尊 指個人對自我的評價。在個體與環境的互動中,若個人的行為表現達到別人所期望的水平,受到了他人的肯定和重視,其自尊自然會提高。而自尊的提高又有助于個人正性自我概念的發展與完善。
習題
B型題?
1~3題共用備選答案?
A.姓名、性別、年齡
B.個人對自我的評價?
C.價值觀、性格與興趣
D.個體對自己身體的感覺和看法?
E.在特定的社會體系中所處的位置的行為要求和行為期待
1.以上哪項屬于自我概念的身體心象?
2.以上哪項屬于自我概念的角色表現?
3.以上哪項屬于自我概念的自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