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在线观看视频_欧美激情综合五月色丁香_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婷婷月色_日韩欧美精品在线不卡

免費注冊 找回密碼

2011年護士資格考試輔導 針刺療法

時間:2010-08-05 19:01來源:護士資格考試 作者:lengke 點擊:
  

  針刺是中醫最常用的技術操作,即用金屬制成不同形狀的針,運用不同手法在人體上刺激一定的穴位,通過經絡腧穴,調整人體臟腑氣血,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在護理上常的有毫針刺法、梅花針刺法、耳針刺法等。

  1、毫針刺法

  (1)物品準備:治療盤內備以消毒的毫針、鑷子、75%酒精棉球,干棉球、彎盤2個(一個盛放污棉球;一個內盛消毒液,浸泡用過的毫針)。

  (2)體位:根據針刺穴位的不同,選擇適宜的體位,充分暴露針刺部位,以操作方便、病人感到舒適、肌肉放松能持久留針為宜。如:胸腹部穴位取仰臥屈膝或仰靠坐位,背部穴取俯伏坐位或俯臥位。

  (3)進針法:以75%酒精棉球消素穴位皮膚后,術者以左手拇指或食指按壓穴位,用右手持針,緊靠左手指甲緣,以拇、食指下壓力快速將針刺入皮膚,然后右手邊捻轉針柄邊將針體刺入深處。此為單手進針法,多用于5cm以內的短針。若為6.67~10cm以上的長針,可采用雙手進針,即以左手拇、食指裹棉球捏住針體,露出針尖0.67~1cm,右手拇、食指夾持針柄,兩手同時下壓,快速將針尖刺入穴位皮膚,然后左手支持針體,右手拇、食指捻轉針柄,將針刺入深處。

  (4)針感:當針刺入一定深度時,局部出現酸、麻、脹、重感,亦可向一定方向傳導。此謂“得氣”,為正常針感。

  (5)進針角度:針體與皮膚呈直角,垂直刺入,稱“直刺”,適用于肌肉豐厚、深刺部位;針體與皮膚呈45.角刺入,稱“橫刺”適用于肌肉淺薄的部位,如頭面部。

  (6)手法:針刺得氣后,根據證的虛實,采用相應的補瀉手法。一般在得氣后,捻轉幅度小,速度慢,或提插時,重插慢提為補法;相反,在得氣后捻轉幅度大,速度快,或提插時輕插重提為瀉法。

  (7)起針:左手將消毒干棉球按壓穴位處,右手、拇食指將針柄輕輕捻轉上提,將針取出,同時左手用棉球輕輕按壓穴位即可。

  (8)針刺的護理:

  ①行針刺操作時,環境必須保持整潔、空氣新鮮、光線充足、溫度適宜。

  ②針具必須經高壓滅菌后,方可使用,穴位皮膚應用75%酒精充分消毒,并堅持作到一穴一針,避免感染。

  ③向病人作好解釋,消除緊張心理 .在過度疲勞、饑餓進,避免立即行針,以免暈針。

  ④為病人擺好適宜體位,充分暴露進針部位,但要注意保暖,留針時可用支被架蓋毛毯或棉被,并囑咐病人不要隨意變動體位,以免彎針或折針。

  ⑤行針刺治療時隨時觀察病人面色、汗出情況,并詢問病人感覺。病人如訴頭暈、惡心,見面色蒼白或頭部汗出,即為“暈針”,應立即取針,扶病人平臥,喝些熱開水,即可緩解。若癥狀較重,應報告醫生處理。

  ⑥取針時,應核對留針穴位及針數,以免將針遺忘在病人身上。面部等血管豐富部位,取針后應用干棉球按壓片刻,以免皮下血腫。

  ⑦用過的針具應立即浸泡于消毒液中,半小時后可用紗布擦凈,并檢查針體有無銹蝕、折彎、針尖有無倒刺,不能使用者應挑出報廢。將修好之針具整齊插入帶蓋方盤內的棉墊上,送高壓滅菌,方可繼續使用。

  (9)針刺療法在護理中的應用:

  ①急救:休克、虛脫、高熱驚厥時,可立即針刺人中、十宣、內關、合谷,以緩解癥狀。

  ②退熱:主穴:大椎、曲池。配穴:風池、太陽、合谷、少商、十宣(可用點刺放血法)。一般可選 1~2個穴。

  ③頭痛:前額痛:印堂、太陽、合谷、列缺、頭頂痛:百會、太沖、風池。偏頭痛:太陽、合谷、頭維、風池、外關。

  ④牙痛:主穴:下關、頰車、合谷。配穴:太陽、內庭、外關。

  ⑤腹痛:主穴:上腹痛(胃脘痛):中脘、內關、足三里、脾俞、胃俞。下腹痛:天樞、氣海、三陰交、足三里。繞臍痛:天樞、關元、足三里。

  ⑥腰背痛:腎俞、委中。

  ⑦鎮靜安神:神門、內關、足三里、三陰交。

  ⑧調理脾胃:足三里、脾俞、胃俞、腎俞、大腸俞、天樞、中脘。

  ⑨止嘔:內關、中脘、胃俞、足三里。

  ⑩癃閉:關元、氣海、水道、三陰交、中極。

  2、梅花針刺法

  (1)物品準備:治療盤、75%酒精棉球、無菌梅花針(即以5~7枚不銹鋼針固定在略有彈性20~30cm長的針桿一端制成)、無菌鑷子、彎盤。

  (2)體位:以充分暴露叩刺部位,病人感舒適,不易受涼為宜。

  (3)操作方法:

  ①暴露叩刺部位,以75%酒精棉球充分消毒皮膚。

  ②術者以右手握住針柄后端,食指伸直壓住針柄前端,運用腕關節上下彈力進行由輕到重叩擊。

  ③叩刺時要求針尖與皮膚呈垂直點,針尖觸及皮膚即迅速彈起,動作連續,一般每分鐘約60~80次。

  ④根據部位大小,掌握叩刺時間,一般每次5~15分鐘。

  ⑤叩刺完畢,再用酒精棉球消毒叩刺部位。

  ⑥將梅花針用棉球擦凈,泡入消毒液中。

  (4)護理:

  ①叩刺前應檢查梅花針有無倒刺或不平整現象,有則不宜使用。

  ②叩刺時用力須均勻、穩準,切忌拖刺、斜刺。

  ③根據病情,可分輕、中、重三種不同手法叩刺,一般初次接受治療宜輕刺,即皮膚經叩刺后呈潮紅狀,不出血為度。中叩刺即以皮膚潮紅有丘疹為度。對某些頑固病癥,如神經性皮炎,即可重刺,以皮膚輕微出血為度。

  ④局部皮膚有外傷、潰爛者,禁用此法。

  ⑤叩刺后,局部皮膚偶有搔癢,囑患者可用酒精棉球涂抹,避免抓破皮膚。

  (5)在護理中的應用:

  ①協助恢復肢體功能:對半身不遂、小兒麻痹、痹癥等病證所致肢體功能喪失或減退者,可根據醫囑,每周定時為病人叩刺患肢經絡循行部位。

  ②頭痛:根據頭痛部位輕刺頭皮、頸后兩側,中刺百會、風池、太陽。

  ③失眠:每晚睡前輕刺脊柱兩側,中刺心俞、腎俞、神門。

  ④調理脾胃:輕刺腰椎以下脊柱兩側,中刺中脘、天樞、足三里、內關。

  3、耳針

  (1)物品準備:治療盤、75%酒清、無菌棉簽、膠布、鑷子、無菌針盒(內盛無菌撳針或王不留行藥籽)、探測儀或圓頭壓棍。

  (2)操作方法:

  ①根據病情,在耳殼相應部位用探測儀或壓棍測定反應點(一般局部可見變色、凹陷、小丘疹或壓痛明顯者),并作標記。

  ②用棉簽蘸75%酒精消毒內殼針刺部位皮膚。

  ③以無菌鑷子夾取撳針的針圈,將針尖對準穴位或反應點垂直撳入,用小塊膠布固定針圈。若用王不留行藥籽,可將藥籽放入小塊膠布中間,以鑷子夾取膠布,將藥籽對準穴位,壓緊即可。

  ④固定后以手指壓迫穴位處,以疼痛明顯為宜,留針期每日按壓3~4次。

  (3)護理:

  ①耳殼結構菲薄,末梢血管不豐富,感染后較難愈合,故應注意無菌操作。

  ②取穴以少而精為宜,應根據主要病癥取其反應明顯的穴位。

  ③留針期間,避免洗滌針處,若留針處出現劇痛或發熱不適時,應及時取出并局部予以消炎處理。

  ④留針時間一般3~7天,夏季出汗較多,可減少留針時間,以免感染。

  (4)在護理中的應用:

  ①頭痛:取神門,皮質下、額。

  ②失眠:取神門、心、腎。

  ③胃脘痛:取胃、交感、神門。

  ④鼻炎:取內鼻、肺。

  ⑤尿潴留:取腎、膀胱、外生殖器。

  ⑥痛經:取子宮、內分泌、卵巢、腎。

  ⑦止癢:神門、內分泌、肺、枕。

  ⑧口腔潰瘍:取口、舌、心、神門。

  ⑨便秘:取大腸、皮質下。

  ⑩腹脹:取大腸、小腸、胃、交感。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發表評論
請自覺遵守互聯網相關的政策法規,嚴禁發布色情、暴力、反動的言論。
評價:
表情:
驗證碼:點擊我更換圖片
 
招生方案 | 免費試聽 | 報名演示
課件更新 | 網校介紹 | 答疑周刊
網校學員——快速注冊通道
衛生資格考試培訓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盱眙县| 甘泉县| 那坡县| 莒南县| 亚东县| 吉林省| 石景山区| 唐山市| 阿克陶县| 澄迈县| 巴马| 龙游县| 朝阳市| 密云县| 湖北省| 天祝| 新沂市| 祁东县| 武冈市| 秭归县| 南城县| 亳州市| 平泉县| 新沂市| 江口县| 双辽市| 颍上县| 陆丰市| 伊川县| 梓潼县| 云梦县| 丰镇市| 中方县| 西藏| 吉林市| 赤城县| 乐平市| 兴隆县| 阿巴嘎旗| 双流县| 磴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