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護理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
通過護理倫理學和護理道德教育使護士把握護理道德規范要求,并按規范的要求開展護理工作,在護理道德中從他律走向自律,將社會護理道德規范要求轉化為自己內在的護理道德品質。
二、加強護理人員的責任心、事業心
康復療養科的護士,不僅應完成注射、發藥等日常工作,而且應更關心療養員的生活、使他們在療養期間心情愉快,運動適量,同時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及早發現某些疾病的不良預兆,以便及時治療,防止病情發展,減少發病率,降低猝死率。
三、 不斷提高護理人員的業務水平
有計劃地學習危重疾病醫學理論知識、熟練掌握各項急救護理技術操作并熟悉監護常規儀器的使用。不定期地組織護理人員去急救中心學習或定期進行急救模擬訓練,以便提高處理緊急情況的應變能力。
四、 健全各種急重癥病人的搶救預案
針對不同的突發病,如青霉素過敏性休克、心跳驟停、急性心肌梗塞、心律失常、腦出血、各種中毒等,都應有完整的診斷要點、急救措施、注意事項及搶救程序示意圖、對危重典型病例的急救應給予登記,以便終結經驗,吸取教訓,指導今后工作。
五、 急救室的科學化管理
1.急救室的布局原則
急救室任何儀器及檢查物品應做到“四定”即定品種數量、定位放置、定人管理、定期修理。“三及時”即及時檢查、及時消毒、及時補充。依使用程序,無菌及有菌物品應分開放置。
2.急救室常用物品的配備
①常備急救物品有各種縫合包、穿刺包及包扎物品,完好的氧氣設備,心電監護儀、吸引器、搶救車、除顫起搏器、人工呼吸機等。②無菌物品必須有醒目的標簽,擺放的位置絕對固定。③急救藥品需編號、定量、定品種、定位、專人管理。④有各種型號的電源插座、紫外線燈等。⑤急救室的任何儀器設備都處在應急狀態。如儀器的調節閥均在使用指數位置上,使之接通電源后即可使用。
3.急救小組成員的要求與分工
一旦有急救病人,應迅速組織搶救組,分工們明確,配合默契。如搶救護士負責循環系統的復蘇、呼吸道管理及病情觀察;輔助護士(由護士長擔任)負責搶救現場的指揮,并協助搶救護士完成各項治療;機動護士負責搶救的聯絡工作。
4.建筑結構及房間配置要合理
各房間的配置應以醫生辦公室、護士辦公室、急救室、治療室為中心,易發生病情變化的療養員應安置在靠近急救室的病房,以便一旦發生突發性事故,急救工作能迅速展開。
5.建立一套完善的病情監測警報系統
可利用計算機技術與傳感技術確保信息傳遞與反饋。根據不同病情的病人所處的病情不同,可配置所需監測儀器以及按鈕開關,一旦有病人發生病情變化或意外,則可自動或手動產生報警信息,此刻值班室的中心系統立即發生生光報警系統信號。安裝報警監測系統的好處就是能有效地縮短信息反饋時間,為搶救的成功創造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