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臨床資料
2001年1月~2003年12月,我科共收治30例小兒驚厥患者,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齡最大13歲,最小僅1天。高熱驚厥13例,病毒性腦膜炎2例,癲癇5例,顱內出血5例,缺氧缺血性腦病5例。
2.護理體會
2.1保持呼吸道暢通
驚厥發作時應即刻松解衣領,取頭側平臥位,吸咽部分泌物,并托起患兒下頜防止舌后墜而引起窒息。痰液黏稠不易咳出時,可采用超聲霧化吸入以稀釋痰液,利于排出。
2.2吸氧
驚厥時氧的需要量增加,吸氧可減輕缺氧與腦損害。
2.3加強防護
抽搐發作要注意防止碰傷及墜床,必要時約束肢體,上、下牙齒之間應放置牙墊,防止舌及口唇咬傷。對抽搐頻繁者應特護,減少不必要的刺激,室內光線宜暗,并保持安靜。治療護理操作集中進行,動作輕柔準確。
2.4保證足夠營養
給予高蛋白、高維生素、高熱量易消化飲食。對于抽搐后意識障礙者可選用靜脈或鼻飼補充營養,鼻飼前要抬高頭部并檢查胃管在胃內方能鼻飼,鼻飼量及進入速度要適當,必要時先使用鎮靜劑后再鼻飼。同時應觀察有無惡心、嘔吐,痰多者鼻飼前吸痰,鼻飼后30min內不宜吸痰,以免誘發嘔吐及誤吸。
2.5高熱護理
高熱引起的驚厥,應立即使用退熱劑。中樞性高熱時給予物理降溫。為預防腦水腫,以頭部物理降溫為主,采用冰帽,降低腦組織的代謝,減少耗氧量,提高腦細胞對缺氧的耐受性,利于腦細胞恢復。其次為枕下、腋下、腹股溝放置冰袋,忌擦胸前區及腹部,在冰袋外包裹薄巾,防止局部凍傷;亦可用30%~50%酒精或35℃~40℃溫水擦浴。
2.6加強皮膚、口腔護理
保持衣、被、床單清潔、平整、柔軟干燥,翻身時避免拖、拉等動作,防止皮膚擦傷。昏迷、大小便失禁的年長兒必要時留置導尿管,便后用溫水擦洗臀部皮膚,并涂滑石粉,及時更換衣褲,防止皮膚感染及褥瘡的發生。嬰幼兒應選擇質地柔軟的尿布,大小便后及時清洗,更換尿布。為保持口腔清潔,每次喂完奶或進食后喂適量的溫水以沖洗口腔。
2.7病情觀察
詳細記錄驚厥發作次數;發作前有無多汗、易驚、尖叫、發作時狀態;驚厥持續的時間、間隔時間;發作部位及發作后的精神狀態,有無嗜睡、昏睡或昏迷,注意有無發熱、嘔吐、腹瀉、黃疸及皮疹。并觀察血壓、前囟是否膨隆、呼吸、瞳孔的變化,以便及時發現腦水腫早期癥狀。反復驚厥不止時應及時通知醫生,按醫囑給予脫水劑預防腦疝的發生,同時要注意有無休克與呼吸衰竭,以便及時協助搶救。
2.8應用脫水劑的護理
持續而頻繁的驚厥,往往并發腦水腫,應嚴格遵醫囑在指定時間內使用脫水劑,如20%甘露醇(按0.25~0.5ml/kg使用),注意輸液的速度;一般在30min內滴完。使用過程中應注意穿刺部位有無滲出,如有滲出應及時更換穿刺部位,即刻用2%普魯卡因局部封閉,禁忌熱敷。
2.9使用抗驚厥藥的觀察
靜脈注射安定應緩慢,避免引起呼吸抑制,注射過程中應嚴密觀察呼吸有無頻率、節律的改變。用10%水合氯醛灌腸時,應用蒸餾水稀釋1~2倍,盡量保留1h以上,以便達到藥物吸收。
3.小結
小兒驚厥是由多種疾病引起的神經系統癥狀,是病情瀕危的臨床表現。因此驚厥停止后,應配合醫師做血糖、血鈣、腦脊液、腦電圖、頭顱CT等檢查,明確病因。并向患兒家長交待病情、誘因,指導家長掌握預防驚厥措施,促進患兒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