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手術對病人是一種嚴重的心理應急源,術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負性心理,直接影響到手術的效果與傷口的愈合,因此,做為一名手術室護士,必須了解病人的心理狀態,實施有效的心理護理,清除病人緊張恐懼心理,幫助他們建立起有利于治療和康復的最佳心理狀態。我科對2010年1月至2011月1月進行手術的2200例患者進行重點觀察與護理,收到滿意的效果,現將體會報道如下。
1. 手術病人的心理分析
1.1 手術病人術前的心理狀態由于每位病人年齡、社會、文化背景、經濟條件不同,其心理活動也各不相同,因此,護士要善于具體分析每位病人的心理狀態,以便有針對性地做好心理護理。
(1)緊張恐懼的心理:手術對患者都是較強的刺激,這種刺激會導致全身不適。產生不安全感,內心充滿焦慮,甚至恐懼,手術恐懼,害怕疼痛,擔心手術失敗等,表現為白天坐臥不安,夜間睡眠不佳,甚至有的用鎮靜劑都無濟于事。易出現激動或者抑制的心理。由于過度恐懼心理,壓力過大,無法忍受,在推進手術室時有的痛哭流泣,有的閉眼不睜,不說話,四肢活動僵硬,反應遲鈍、精神高度緊張。
(2)多愁,憂郁,渴求的心理:我院接受的患者大多來自農村,經常狀況不佳,他們擔心自己給家庭帶來嚴重的經濟負擔,感到有負罪感。又怕手術做不好,渴望技術高明的醫生親自給自己做手術,想尋找一切機會同醫護人員交談,從中得到一點精神安慰,以及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手術中的一切情況。
(3)悲觀絕望的心理:主要存在于腫瘤癌癥病人,知道自己患的是癌癥,思想顧慮大,想法多,整天考慮生存的問題,還有的無法接受病情,精神狀態一落千丈,萎靡不振,產生悲觀絕望,對生活失去信心。
1.2 手術病人術中心理狀態當病人被推進手術室后,由于環境的變化,可能刺激患者心情緊張。與家人分開后感到孤獨和無助,導致與他人的溝通障礙,感情得不到滿足。擺放體位及麻醉時,軀體被暴露,渴望被尊重。手術中對醫護人員的眼神、語言過于敏感,對手術器械物品的聲響,和醫務人員的交談,產生緊張,恐懼,想逃避的心理。
1.3 手術病人術后心理狀態病人回到病房后,最想知道手術結果如何,是否成功,思想顧慮大,產生各種離奇的想法。
2. 手術病人的心理護理
2.1 術前病人心理護理(1)手術室護士術前ld對手術病人進行術前訪視極為重要,護士應給予心理疏導和支持,了解病人的心理狀態要像親人一樣關心,安慰他們,主動耐心地聽取他們的意見及要求,介紹手術醫生及麻醉醫生的精湛技術,在病人面前樹立醫生的威信,并給予一定積極作用的暗示,讓病人產生安全感,另外介紹手術室環境及進入手術室后的基本程序,以消除病人對手術室陌生環境的恐懼。
(2)家人的支持可以很好地減緩病人的焦慮、恐懼情緒,因此,在醫務人員與患者做好積極溝通的同時,也要做好家屬的工作,使其積極配合,多理解關心病人。
(3)對有悲觀絕望的病人,在生活上關心體貼,在思想上多安慰勸解,幫助患者正確認識疾病的發生、發展機制及其可冶性,介紹成功病例,讓病人建立起生存的勇氣和信心,積極配合手術,戰勝病魔。
2.2 術中病人的心理護理(1)給患者創造安靜、清潔舒適的環境,使其有一個健康愉快的心情。手術床單干凈無血跡,將病人移到手術床時切忌讓病人赤裸身體,盡量遮蓋病人,減少身體的暴露,保護病人的隱私,使其感到被尊重。
(2)術中和病人要談些比較愉快的話題,分散其注意力,緩解緊張情緒。醫護人員要用心手術不要談及與手術無關的易使病人誤解的話,整個手術過程中醫護人員應該注意言行要謹慎,舉止要得當。
(3)器械護士盡量減少手術器械的碰擊聲音,避免給患者帶來不良刺激,動作敏捷,與醫生之間要全神貫注,密切配合,縮短手術時間以減少病人的痛苦,這樣也能給患者帶來安全可靠的感覺。
2.3 術后病人的心理護理(1)手術結束后,擦凈病人身上的血跡,傷口包扎妥當,將病人送至病房,與病房護士交接,病人清醒后,以親切和藹語言進行安慰鼓勵,告訴他手術進行順利,很成功,過幾天就能恢復健康了,同時交待注意事項,指導病人配合治療。
(2)術后2~3d,手術室護士到病房對手術病人進行術后隨訪,詢問病人是否疼痛,感覺怎么樣,當患者知道手術室護士仍然關心他們術后情況時,就會感到很愉快。這樣愉快的情緒能促進患者早日康復。
3. 體會
消除手術病人的緊張和恐懼,是心理護理的關鍵,良好的溝通可增進護患關系,可以解除患者生理和心理的恐懼,穩定情緒。通過心理護理,提高了病人的認知能力,使病人感到被尊重和關心,在心理上獲得滿足感和安全感,并能積極配合手術,從而控制患者的應激情緒,克服患者的消極心理反應,增強了戰勝病魔的心理,從而達到術后順利康復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