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腸減壓是將胃管經鼻腔插入胃內,通過引流胃腸液或氣體達到減輕胃腸道壓力,使胃腸肌肉得以休息,等待恢復功能[1]。筆者臨床護理外科胃腸減壓患者45例,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2006年齊齊哈爾第一醫(yī)院收治行胃腸減壓患者45例,男25例,女20例,年齡26~78歲。腸梗阻12例,大腸癌8例,胃癌8例,胰腺炎7例,膽石癥10例。
1.2胃腸減壓方法先將患者充分準備后,選擇質量好、刺激小、型號適宜的硅膠管,用石蠟油充分潤滑全管后,將胃管從一側鼻腔輕輕地、均勻地插入患者的胃內,邊插囑其邊吞咽,同時耐心地告之不要緊張,要放松。待插入所需長度,確定在胃內后,妥善固定。
2.護理
2.1心理護理心理護理貫穿于胃腸減壓全過程,心理護理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整個操作和留置胃管的時間。大多數患者對插胃管,會緊張、害怕、不能接受。因此,要告知插管的必要性及目的、意義。強調胃管是“救命管”,否則可能帶來的后果等,使其從主觀上接受。
2.2置管后的護理
2.2.1妥善固定保持有效引流,插管后用干毛巾擦干局部,用醫(yī)用膠布固定,巡視病房時,發(fā)現膠布松動,及時更換。注意引流是否通暢,定期行胃腸減壓,每2h一次。出現惡心、嘔吐、腹脹者應考慮到引流不暢,及時檢查原因,調整角度或長度,同時檢查是否堵塞,必要時更換。
2.2.2觀察引流的量、顏色、性狀注意胃液的顏色,一般為無色狀,1500~2500ml/d,胃手術后胃液呈紅色或暗紅色,陳舊性血液為咖啡色;膽石癥患者胃液為草綠色;腸梗阻患者胃液呈淡黃色。如胃內引流出大量鮮紅色液體,說明有胃出血,需立即告知醫(yī)生處理,每天引流情況須記錄并交班。
2.3拔管的護理拔管前要取得患者合作。先將胃管折疊捏緊,邊拔邊用紗布擦胃管,拔到咽部處快速拔出,及時清潔患者口鼻面部。
3.結果
45例均獲臨床痊愈,胃腸減壓過程順利,無并發(fā)癥及意外發(fā)生。
4.體會
胃腸減壓在外科是不可缺少的護理操作之一,對于胃腸道腫瘤、腸梗阻、胰腺炎、膽石癥等手術患者術前都要留置胃管,如何提高首次插管的成功率及長時間留置胃管,心理護理及置管后護理非常重要,一定要讓患者從心理上接受并配合,才能達到理想效果。
「參考文獻」
1.陸曉霞。胸外科胃腸減壓插管深度的探討。護理學雜志,1999,14(4):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