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營養性缺鐵性貧血的病因有哪些?
儲鐵不足:胎兒從母體獲鐵以妊娠后三個月最多,早產、多胎等易致此病(0.5分) 鐵攝入量不足:未及時添加含鐵輔食。(1分) 生長發育速度快:嬰兒期發育較快,血容量也增長很快。(0.5分) 鐵吸收障礙:食物搭配不合理可影響鐵的吸收。慢性腹瀉致鐵吸收不良且糞便排出鐵增加。(0.5分) 鐵丟失過多:長期慢性失血如腸息肉、美克兒憩室、膈疝、鉤蟲病等。(0.5分)
12.試述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激期的臨床表現。
骨骼系統:頭顱:顱骨軟化、方顱、前囟閉合延遲、出牙延遲(0.5分) 胸廓:肋串珠、肋膈溝、雞胸或漏斗胸(0.5分) 四肢:腕踝手鐲征、腳鐲征,X形腿或O形腿(0.5分) 脊柱后突或側彎,扁平骨盆(0.5分)全身肌肉松弛,走路延遲,行走困難(0.5分)神經精神癥狀:表情淡漠、語言發育遲緩(0.5分)
13.試述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激期的X線表現及生化特點 。
血生化:血清鈣稍降低(0.5分)、血磷明顯降低、(0.5分)鈣、磷乘積也降低(<40),堿性磷酸酶明顯高(0.5分) X線檢查:骨骺與干骺端距離加大,臨時鈣化帶模糊或消失(1分),呈毛刷狀、杯口狀,骨質普遍稀疏、骨干彎曲或骨折 (0.5分)。
14.試述維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癥的主要臨床表現及治療原則。
主要臨床表現:手足抽搐(0.5分)、喉痙攣(0.5分)和驚厥(0.5分)。治療原則:①緊急處理:止驚、吸氧等(0.5分);②鈣劑治療(0.5分);③維生素D治療:癥狀控制后應用(0.5分)。
15.簡述小兒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的病因。
16.抗結核藥物應用原則是什么?
抗結核藥物應用原則:①早期治療(0.5分);②適宜劑量(0.5分);③聯合用藥(0.5分);④規律用藥(0.5分);⑤堅持全程(0.5分);⑥分段治療(0.5分)。
17.試述原發型肺結核的定義及其病理轉歸。
原發型肺結核為結核桿菌初次侵入肺部后發生的原發感染,是小兒肺結核的主要類型,包括原發綜合征和支氣管淋巴結結核。其病理轉歸分吸收好轉、進展和惡化。
18.小兒PPD試驗陰性具有哪些臨床意義?
①未感染過結核;(1分)②結核遲發性變態反應前期(初次感染后4~8周內);(1分)③機體免疫功能低下或受抑制(部分危重結核病,急性傳染病,體質及其衰弱,免疫缺陷病等)。技術誤差或PPD試劑失效(1分)。
19.哪些情況下PPD試驗陽性提示活動性結核?
PPD試驗陽性提示活動性結核的情況有:①嬰幼兒尤其是未接種卡介苗者,中度陽性反應多表示體內有新的結核病灶,年齡愈小,活動性結核的可能性愈大;②強陽性和極強陽性反應者,示體內有活動性病灶;③由陰性反應轉為陽性反應,或反應強度由原來小于10mm增至大于10mm,且增幅超過6mm時,示新近有感染。
20.腺病毒肺炎的臨床特點?
腺病毒肺炎是病毒性肺炎中較常見的一種,多見于6個月~2歲的嬰幼兒。冬、春兩季發病率較高,多通過呼吸道傳染。
(1)起病特點為急驟發熱,往往自發病第1、2日體溫達39℃,一般可持續1周以上,抗生素治療無效。
(2)自起病開始即可出現頻繁的咳嗽,3~6日后,開始出現呼吸困難,氣喘、發紺,并逐漸加重。肺部聽診早期僅有呼吸音粗糙。3~4日后,可聞及細小水泡音,并常有肺氣腫現象。
(3)引起全身中毒癥狀較早,常并發神經系統、循環系統、消化系統癥狀,面色蒼白。大約在發病3~4天以后,出現嗜睡、萎靡、有時嗜睡與煩躁交替出現,嚴重病例,出現驚厥、昏迷。多數患兒肝腫大,易發生心力衰竭,1/2以上有腹瀉、嘔吐及腹脹。
(4)白細胞計數正常或偏低。X線檢查多見大片狀陰影,以兩肺下野為多見,嚴重時,可有胸膜反應或胸腔積液。肺部陰影常需1~3個月才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