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北京方)
組成:防風(三錢)、鉤藤(五錢)、金銀花(一兩)、桔梗(四錢)、黃苓(五錢)、黃柏(五錢)、甘草(三錢)、大黃(一兩)、梔子(五錢)、當歸尾(五錢)。
功用:清熱解毒。
主治:頭昏目赤,咽干咳嗽,風火牙痛,大便秘結。
用法:共為細粉,每八兩八錢細粉兌:牛黃一錢,雄黃五錢,朱砂一兩,冰片五錢,薄荷冰一錢,麝香五分。上藥和勻,煉蜜為丸,重一錢,蠟皮封固,每服一丸,溫開水送下。忌食油醒厚味,孕婦忌服。
各地 動態 |
全國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慶 | 河北 | 山西 | 貴州 | 黑龍江 | 遼寧 | 吉林 | 江蘇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河南 | 山東 | 湖南 | 湖北 | 廣東 | 海南 | 四川 | 云南 | 內蒙古 | 廣西 | 陜西 | 甘肅 | 寧夏 | 青海 | 西藏 | 新疆 |
出處:《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北京方)
組成:防風(三錢)、鉤藤(五錢)、金銀花(一兩)、桔梗(四錢)、黃苓(五錢)、黃柏(五錢)、甘草(三錢)、大黃(一兩)、梔子(五錢)、當歸尾(五錢)。
功用:清熱解毒。
主治:頭昏目赤,咽干咳嗽,風火牙痛,大便秘結。
用法:共為細粉,每八兩八錢細粉兌:牛黃一錢,雄黃五錢,朱砂一兩,冰片五錢,薄荷冰一錢,麝香五分。上藥和勻,煉蜜為丸,重一錢,蠟皮封固,每服一丸,溫開水送下。忌食油醒厚味,孕婦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