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組成】青礞石(焰消煅,研,水飛)8錢,黃芩8錢,半夏8錢,南星(湯泡)4錢,滑石6錢,巴霜2錢。
【處方來源】《治疹全書》卷下。
【方劑主治】馬脾風。疹后余毒不散,挾痰挾火,留于心包絡,傳于肺位,卒然昏仆,不省人事,口目歪牽,手足搐搦,痰涎壅盛,鼻鼾如雷,與五癇相似,發過即省,數日復發,竟有發而不省,汗出遺溺而死者。
【制備方法】上為末,姜汁、綠豆粉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小兒每服3-4丸,中兒7-8丸,大兒10余丸,桑白皮湯送下。
各地 動態 |
全國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慶 | 河北 | 山西 | 貴州 | 黑龍江 | 遼寧 | 吉林 | 江蘇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河南 | 山東 | 湖南 | 湖北 | 廣東 | 海南 | 四川 | 云南 | 內蒙古 | 廣西 | 陜西 | 甘肅 | 寧夏 | 青海 | 西藏 | 新疆 |
【藥物組成】青礞石(焰消煅,研,水飛)8錢,黃芩8錢,半夏8錢,南星(湯泡)4錢,滑石6錢,巴霜2錢。
【處方來源】《治疹全書》卷下。
【方劑主治】馬脾風。疹后余毒不散,挾痰挾火,留于心包絡,傳于肺位,卒然昏仆,不省人事,口目歪牽,手足搐搦,痰涎壅盛,鼻鼾如雷,與五癇相似,發過即省,數日復發,竟有發而不省,汗出遺溺而死者。
【制備方法】上為末,姜汁、綠豆粉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小兒每服3-4丸,中兒7-8丸,大兒10余丸,桑白皮湯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