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為發生在胰腺外分泌腺體的惡性腫瘤,較為少見。患者年齡多在40~70歲之間,男多于女。約90%的病例有ras基因點突變。
病理變化胰腺癌可發生于胰腺的頭、體、尾部或累及整個胰腺,但以胰頭部最多,約占胰腺癌的60%~70%.發生于胰體者次之,尾部最少見。肉眼觀腫瘤呈圓形或卵圓形。邊界有的分明,有的彌漫浸潤與鄰近胰腺組織難以分辨。鏡下,胰腺癌有以下幾種類型1.腺癌癌細胞來自導管上皮,排列成腺樣,有腔,此型約占80%;來自腺泡上皮的稱腺泡型腺癌。分化較高的病例可見癌細胞呈楔形或多角形,胞漿含嗜酸性顆粒,形成腺泡或小團塊,極似正常胰腺腺泡。有時腺癌細胞產生粘液,胞漿透明。
未分化癌癌細胞無腺體結構,有的癌細胞形成細條索狀癌巢,被間質結締組織分隔,呈硬癌構型。有的癌細胞多,間質少,形成髓樣癌,這樣的癌組織易發生壞死而形成囊腔。
鱗狀細胞癌此型少見,來自胰腺管上皮的鱗狀化生。如有鱗狀細胞癌和產生粘液的腺癌兩種成分合并稱為腺鱗癌。
擴散轉移胰頭癌早期可直接蔓延到鄰近組織,稍后即經淋巴道轉移至胰頭旁及總膽管旁淋巴結。但肝內轉移最為常見(經門靜脈),尤以體尾部癌為甚。可侵入腹腔神經叢周圍淋巴間隙,發生遠隔部位的淋巴道或血道轉移(常轉移至肺、骨等處)。
臨床病理聯系胰頭癌的主要癥狀是無痛性、逐漸加重的黃疸。胰體尾部癌臨床上常無黃疸,但常因癌組織侵入門靜脈而產生腹水,壓迫脾靜脈發生脾腫大,侵入腹腔神經叢而發生深部疼痛。此外還可有貧血、嘔吐、便秘等癥狀。如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則預后不佳,多在一年內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