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
一、填空題
1.口服減毒活,三,三,二月齡,四歲。
2.脊髓灰質炎病毒,柯薩奇病毒,埃可病毒。68,72。
3.強,胃酸,蛋白水解酶,膽鹽,氧化劑,1%高錳酸鉀,1%雙氧水,漂白粉。
4. 柯薩奇病毒,埃可病毒,新型腸道病毒。
二、單選題
1.D 2.A 3.B 4.C 5.C 6.E 7.C 8.A 9.C 10.A
11.C 12.D 13.D 14.B 15.D 16.D 17.D 18.C
三、問答題
1.簡述腸道病毒的共同特點
(1)形態:無包膜小球形顆粒,直徑-24-30nm.
(2)結構:衣殼為20面體對稱;核酸是單股正鏈RNA.,可以mRNA.形式進行轉譯蛋白質,脫去衣殼具有感染性。
(3)抵抗力:病毒的抵抗力強,耐酸,耐脂溶劑,在水、糞便中可存活數月,在流行病學上有意義。但對氧化劑敏感,用1%高錳酸鉀和漂白粉可滅活病毒。
(4)培養特性:對人胚腎細胞或人羊膜、猴腎細胞敏感,引起細胞壞死。
(5)流行:可通過糞便污染手、食物、食具或水源,經口感染引起流行甚至暴發流行。
(6)致病:隱性感染多見。腸道病毒雖在腸道增殖并從糞便排出病毒,但一般不引起腹瀉。嬰幼兒或免疫力低下的成人感染,病毒可侵入血流并播散至其他組織和神經系統,引起多種臨床疾病。
(7)傳播途徑:經糞-口途徑感染,多為隱性感染。可通過病毒血癥侵犯神經和多種組織。一種病毒可引起多種疾病,一種疾病可由多種病毒引起。
2.簡述脊髓灰質炎病毒的致病性與免疫性。
(1) 致病性:①隱性感染為主要特征;②傳染源是患者和無癥狀病毒攜帶者;③病毒經過兩次病毒血癥。易感染者多15歲以下兒童。病毒感染后絕大多數為隱性感染。少數病毒經腸道局部淋巴組織進入血液引起第1次病毒血癥,隨血液到達全身部位大量增殖,引起發熱、頭痛等癥狀。若病毒毒力強或機體免疫功能不完善,病毒再次入血,形成2次病毒血癥病感染中樞神經系統,引起無菌性腦膜炎,0.1%感染者體內病毒可侵犯脊髓、腦干的運動神經,引起脊髓灰質炎,導致神經支配的肌肉出現麻痹。
(2)免疫性: 無論隱性或顯性感染,機體對同型病毒均可產生持久的免疫力;保護性免疫以中和抗體介導的免疫為主,如sIgA.(局部黏膜免疫,阻止病毒對腸道黏膜的侵襲),IgG,IgA.,IgM阻止病毒通過血液傳播;6個月內嬰兒有母體抗體的保護作用而較少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