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型題
1、枸櫞酸鈉抗凝血漿中不含有的凝血因子是
A、Ⅰ因子
B、Ⅱ因子
C、Ⅴ因子
D、Ⅷ因子
E、鈣離子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枸櫞酸鹽:常用有枸櫞酸鈉,能與血液中鈣離子結合形成螯合物,阻止血液凝固。
2、適用于紅細胞沉降率和凝血檢查的抗凝劑是
A、乙二胺四乙酸(EDTA)鹽
B、草酸鹽
C、肝素
D、枸櫞酸鹽
E、以上都不是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枸櫞酸鹽,常用有枸櫞酸鈉,能與血液中鈣離子結合形成螯合物,阻止血液凝固。枸櫞酸鈉與血液的抗凝比例為1:9或1:4。適用于紅細胞沉降率、凝血檢查,是輸血保養液的成分。
3、血清與血漿的區別是
A、血清缺少某些凝血因子
B、血漿缺少某些凝血因子
C、血清缺少凝血酶
D、血漿缺少凝血酶
E、血清缺少纖維蛋白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血清與血漿的差別是:血清中缺少某些凝血因子,如凝血因子Ⅰ(纖維蛋白原)、凝血因子Ⅱ(凝血酶原)、凝血因子Ⅴ、凝血因子Ⅷ等。
試題來源:[2017臨床醫學檢驗技術(中級)考試寶典[免費下載]
查看其他試題,請掃描二維碼,立即獲得本題庫手機版
詳情咨詢
4、影響血涂片時血膜厚度的因素有
A、血滴大小
B、血黏度高低
C、推片角度
D、推片速度
E、以上都是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很多因素影響血涂片時血膜的厚度,血滴大、血黏度高、推片角度大、速度快則血膜厚,反之則血膜薄。
5、下列關于瑞氏染色的敘述,正確的是
A、瑞氏染色的最適pH為6.4~6.8
B、瑞氏染料中含堿性染料亞甲藍和酸性染料伊紅
C、瑞氏染料易氧化為天青
D、緩沖液pH偏高,血涂片顏色會偏藍
E、以上都是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瑞氏染料亞甲藍容易氧化為一二三甲基硫堇等次級染料(即天青)。將適量伊紅、亞甲藍溶解在甲醇中,即為瑞氏染料,由酸性染料伊紅(E-)和堿性染料亞甲藍(M+)組成。Ⅱ液磷酸鹽緩沖液pH為6.4~6.8。在偏堿性環境中負電荷增多,易與亞甲藍結合,所有細胞呈灰藍色,顆粒呈深暗,嗜酸性顆粒呈暗褐,甚至棕黑色,中性顆粒偏粗,呈紫黑色。
6、瑞氏染色法中緩沖液的最主要作用是
A、稀釋染液以防著色太深
B、不改變細胞所帶電荷,促進染色進行
C、增加細胞對染料的親和力
D、保證細胞受色時恒定最佳的pH條件
E、以上都是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細胞各種成分均屬蛋白質,由于蛋白質系兩性電解質,所帶電荷隨溶液pH而定,在偏酸環境中正電荷增多易與伊紅結合染色偏紅;在偏堿環境中負電荷增多易與亞甲藍或天青結合偏藍。因此,細胞染色對氫離子濃度十分敏感,所以在瑞氏染色中緩沖液起到恒定pH作用
7、下列關于全血、血漿和血清的概念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血清是血液離體后血塊收縮所分離出的微黃色透明液體
B、血漿是不含纖維蛋白原的抗凝血
C、抗凝血一般是指血液加抗凝劑后的全血
D、脫纖維蛋白全血指用物理方法促進全部纖維蛋白纏繞于玻珠上而得到的血液
E、血清不含纖維蛋白原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血清是不含纖維蛋白原的,血漿是含纖維蛋白原的抗凝血。
8、涂片的制備時,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標本來源是EDTA抗凝血或外周血
B、推片與玻片之間保持30°的平面夾角
C、對紅細胞比積高、血黏度高的病人應采用小血滴、小角度、慢推
D、貧血患者應采用大血滴、大角度、快推
E、瘧原蟲、微絲蚴檢查,采用薄血膜涂片法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瘧原蟲、微絲蚴檢查,采用厚血膜涂片法。
9、嬰幼兒做血常規檢查時,多使用的采血部位是
A、頸外靜脈
B、耳垂毛細血管
C、足跟毛細血管
D、肘部靜脈
E、以上都是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嬰幼兒手指太小,可從大趾或足跟采血。
10、肝素抗凝的主要機制是
A、抑制凝血酶原的激活
B、抑制因子X的激活
C、促進纖維蛋白吸附凝血酶
D、增強抗凝血酶Ⅲ活性
E、抑制血小板聚集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肝素:加強抗凝血酶(AT)滅活絲氨酸蛋白酶作用,阻止凝血酶的形成,并阻止血小板聚集等作用,從而阻止血液凝固。
11、靜脈采法血通常使用的采血部位是
A、肘部靜脈
B、手背靜脈
C、內踝靜脈
D、股靜脈
E、頸外靜脈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位于體表的淺靜脈幾乎均可作為采血部位,通常采用肘部靜脈;如肘部靜脈不明顯時,可改用手背靜脈或內踝靜脈,必要時也可從股靜脈采血。
12、瑞氏染色法的染色原理
A、物理吸附
B、化學親和
C、物理吸附和化學親和
D、化學親和
E、物理性結合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染色原理:既有物理的吸附作用,又有化學的親和作用。各種細胞成分化學性質不同,對各種染料的親和力也不一樣。
13、制備一張良好的血涂片應具備以下特點
A、厚薄適宜
B、頭體尾分明
C、細胞分布均勻
D、血膜邊緣整齊,并留有一定的空隙
E、以上都是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一張良好的血片應厚薄適宜、頭體尾明顯、細胞分布均勻、血膜邊緣整齊、并留有一定空隙。
14、EDTA抗凝劑對下列哪項檢查最適用
A、血小板功能檢查
B、血沉
C、血小板計數
D、白細胞吞噬功能測定
E、凝血象檢查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EDTA抗凝劑對血細胞形態、血小板計數影響很小,適用于血液學檢查,尤其是血小板計數。
15、下列靜脈采血步驟中哪項是錯誤的
A、選擇適宜靜脈,扎止血帶
B、消毒
C、檢查注射器有無阻塞和漏氣
D、穿刺時針頭斜面向上抽血
E、抽血完畢,立即將血液沿針頭快速注入試管內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抽血完畢,取下注射器針頭,將血液沿試管壁緩緩注入抗凝管中,防止溶血和泡沫產生。
試題來源:[2017臨床醫學檢驗技術(中級)考試寶典[免費下載]
查看其他試題,請掃描二維碼,立即獲得本題庫手機版
詳情咨詢
16、關于全血、血漿和血清的概念敘述,錯誤的是
A、血清是離體后的血液自然凝固后析出的液體部分
B、血漿是不含纖維蛋白原的抗凝血
C、抗凝血一般是指血液加抗凝劑后的全血
D、對少數檢驗項目,血漿與血清的測定是有差別的
E、全血由血細胞和血漿組成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全血由血細胞和血漿組成;血漿為全血除去血細胞部分,除鈣離子外,含有其他全部凝血因子;血清是離體后的血液自然凝固后析出的液體部分,除纖維蛋白原等凝血因子在凝血時消耗外,其他成分與血漿基本相同。
17、毛細血管采血常用的部位是
A、手背
B、肘部
C、足跟
D、手指
E、耳垂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皮膚采血法又稱毛細血管采血法。耳垂采血痛感較輕,但血液循環較差,受氣溫影響較大,檢查結果不夠恒定(如紅細胞、白細胞、血紅蛋白和血細胞比容等測定結果比手指血或靜脈血高),一般情況下不宜使用。手指采血檢查結果比較恒定,世界衛生組織(WHO)推薦采集左手環指指端內側血液。
18、全血抗凝離心后除去血細胞成分即為
A、全血
B、血漿
C、血清
D、濃縮紅細胞
E、血清因子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血液由血細胞和血漿組成,將抗凝的全血離心后除去血細胞成分即為血漿。
19、在靜脈采血法時,為了避免血小板激活,常使用
A、塑料注射器和硅化處理后的試管或塑料試管
B、塑料注射器和普通試管
C、玻璃注射器和硅化處理后的試管
D、玻璃注射器和玻璃試管
E、玻璃注射器和塑料試管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靜脈采血法根據采血量可選用不同型號注射器,配備相應的針頭。某些特殊檢查,為避免血小板激活,要使用塑料注射器和硅化處理后的試管或塑料試管。
20、涂片瑞氏染色時,緩沖液常用的pH為
A、5.5~6.0
B、6.0~6.5
C、6.4~6.8
D、7.0~7.5
E、7.5~8.0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涂片瑞氏染色時,緩沖液常用的pH為6.4~6.8。
21、不屬于紅細胞異常結構的是
A、染色質小體
B、杜勒小體
C、卡波環
D、嗜堿性點彩
E、寄生蟲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紅細胞內出現異常結構有:嗜堿性點彩紅細胞、染色質小體、卡波環、寄生蟲。
22、下列何種物質能促紅細胞形成緡錢狀聚集
A、清蛋白
B、纖維蛋白原
C、球形紅細胞
D、鐮狀紅細胞
E、卵磷脂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血沉加快可促使紅細胞形成緡錢狀聚集。①小分子蛋白如清蛋白、卵磷脂等使血沉減慢,大分子蛋白如纖維蛋白原、急性反應蛋白、免疫球蛋白、膽固醇、三酯甘油使血沉加快;②紅細胞直徑越大,血沉越快,但球形和鐮形紅細胞因不易聚集使血沉減慢;③血液凝固時,血漿纖維蛋白原減少,使血沉減慢。
23、下列網織紅細胞概念,錯誤的是
A、它是介于晚幼紅細胞與成熟紅細胞之間的尚未完全成熟的紅細胞
B、經活體染色后,嗜堿性物質凝聚成紫色顆粒
C、通常比紅細胞稍大
D、通常以網織紅細胞的百分率表示
E、是反映骨髓造血功能的重要指標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網織紅細胞是晚幼紅細胞脫核后到完全成熟紅細胞間的過渡細胞,屬于尚未完全成熟的紅細胞,其胞質中殘存嗜堿性物質核糖核酸(RNA),經活體染色后,嗜堿性物質凝聚成藍黑色顆粒,顆粒與顆粒連綴成線,線連接成網。網織紅細胞計數是反應骨髓造血功能的重要指標。
24、下列何種抗凝劑不適合于血細胞比容測定
A、草酸鈉
B、肝素
C、EDTA-Na2
D、雙草酸鹽
E、EDTA-K2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草酸鉀和草酸鈉易使血細胞脫水皺縮,草酸銨可使血細胞膨脹,測定血細胞比容時用草酸銨和草酸鉀或草酸鈉兩者合適比例混合的抗凝劑,恰好不影響紅細胞的體積和形態。
25、紅細胞破壞后被單核-巨噬細胞系統吞噬不出現
A、血紅蛋白分解為血紅素和珠蛋白
B、紅細胞主要在脾被破壞
C、珠蛋白降解為氨基酸
D、血紅蛋白與結合珠蛋白結合為復合體
E、紅細胞被分解成鐵、珠蛋白、膽紅素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衰老紅細胞主要在脾液破壞,分解為鐵、珠蛋白和膽紅素。血紅蛋白降解產物為珠蛋白和血紅素。珠蛋白由蛋白酶、肽酶分解為氨基酸,進入氨基酸代謝,可再參與蛋白質、多肽合成或轉變成其他含氮物質。
試題來源:[2017臨床醫學檢驗技術(中級)考試寶典[免費下載]
查看其他試題,請掃描二維碼,立即獲得本題庫手機版
詳情咨詢
26、血細胞計數池4角的大方格中每一方格的體積為
A、0.00625μl
B、0.0625μl
C、0.004μl
D、0.04μl
E、0.1μl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血細胞計數池內劃有長、寬各3.0mm的方格,分為9個大格,每個大格面積為1.0mm2,容積為0.1mm3(μl)。
27、下列敘述不屬于血沉測定質量評價指標的是
A、抗凝劑是否符合要求
B、溫度是否符合要求
C、器材是否符合要求
D、標本處理是否符合要求
E、患者是否為空腹采血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影響血沉降的主要因素有:①血沉管內徑應標準(2.5mm),血沉管放置要垂直,不得傾斜,若血沉管傾斜3°,沉降率增加30%。②抗凝劑與血液比例為1:4,抗凝劑濃度增加、血液凝固使血沉減慢。③最適宜溫度為18~25℃,并要求在采血后2h內完成,室溫過高使血沉加快,室溫過低使血沉減慢。④血沉架應避免直接光照、移動和振動。
28、染色血涂片中紅細胞明顯大小不等,相差懸殊,見于
A、大細胞性貧血
B、小細胞性貧血
C、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
D、雙相性貧血
E、巨幼細胞性貧血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染色血涂片中紅細胞明顯大小不等,直徑相差一倍以上,見于嚴重的增生性貧血(如巨幼細胞性貧血)。
29、HiCN法測定血紅蛋白所用的波長
A、505nm
B、460nm
C、550nm
D、620nm
E、540nm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HiCN法測定血紅蛋白所用的波長為540nm,用分光光度計測定該處的吸光度,經換算即可得到每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濃度,或通過制備的標準曲線查得血紅蛋白濃度。
30、下列關于紅細胞的說法正確的是
A、血液中數量最多的有形成分
B、源于骨髓造血干細胞
C、衰老紅細胞主要在脾破壞
D、生理功能是通過胞內的血紅蛋白來實現
E、以上都是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紅細胞是血液中數量最多的有形成分,起源于骨髓造血干細胞,在紅細胞生成素作用下,經紅系祖細胞階段,分化為原紅細胞,經數次有絲分裂發育為早幼、中幼和晚幼紅細胞。晚幼紅細胞通過脫核成為網織紅細胞,這一過程在骨髓中進行。衰老紅細胞主要在脾破壞,分解為鐵、珠蛋白和膽紅素。生理功能是通過胞內的血紅蛋白來實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