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
一、名詞解釋
1.病毒(virus):是體積微小(以nm為測量單位),借助于電子顯微鏡才能觀察到,結構更為簡單(蛋白質衣殼包繞一團核酸),具有超級寄生性即只在所感染的活細胞內復制的一類非細胞型微生物。
2.病毒體(virion):結構完整具有傳染性的病毒顆粒。
3.殼粒(capsomer):為病毒蛋白質衣殼的亞單位,每個殼粒含有一個至數個多肽。根據殼粒的多少和排列,將病毒衣殼體分為立體對稱、螺旋對稱及復合對稱等類型。
4.刺突(spike):為某些病毒在包膜上的刺狀突出結構,如流感病毒的HA和NA兩種刺突。刺突具有抗原性并與侵染細胞有關。
5.核衣殼:有病毒的核心(核酸)和衣殼(蛋白質)構成的結構體。
6.缺陷病毒:由于缺乏某些基因,不能復制成具有感染性的完整病毒顆粒,此種病毒稱為缺陷病毒。
7.頓挫感染:當病毒進入宿主細胞后,因細胞缺乏病毒所需的酶和能量,可以表達病毒的某些成分,但不能復制出完整的病毒體或具有感染性的病毒。
8.干擾現象:兩種病毒同時感染一種宿主細胞時,常發生一種病毒抑制另一種病毒的現象。
9.滅活:凡能破壞病毒成分和結構的理化因素均可使病毒失去感染性,稱為滅活。
10.亞病毒:是近年來發現的一類比病毒更小、結構更為簡單的傳染性顆粒,它包括類病毒、擬病毒和阮病毒。
11.病毒的基因重組:是指相關的兩種不同病毒感染了同一細胞后,發生病毒基因核酸片段的互換,而導致病毒變異。
二、填空
1.結構簡單,必須在敏感細胞內復制
2.磚狀、彈狀
3.核心,衣殼,核衣殼
4.擬病毒,類病毒和朊病毒
5.C-J病、瘋牛病
6.二十面體對稱型、螺旋對稱型和復合對稱型
7.類脂質和糖蛋白
8.個體微小、結構簡單,易感活細胞,復制。抗生素,干擾素。
9.吸附、穿入、和脫殼、生物合成、裝配釋放。
10.冷,熱。56,30,感染性,滅活。50%中性甘油鹽水,1-3%鹽酸溶液,脂溶劑
三、A型選擇題
1.D 2.E 3.E 4.C 5.D 6.D 7.D 8.A 9.C 10.D 11.E 12.A 13.D 14.B 15.C
16.E 17.D 18.B 19.B 20.E 21.D 22.E 23.B 2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