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
一、名詞解釋
1.人畜共患病:某些病原微生物既可感染動物,也可感染人類,且人類患病多是由于接觸了感染動物。如布氏桿菌、炭疽等。
2.青霉素串珠試驗:炭疽桿菌檢測中,此菌可在0.05~0.5%青霉素的培養基中可發生形態變化,菌體腫大呈球形,似串珠,稱為青霉素串珠試驗
3.錫克(Schick)試驗:是根據毒素抗毒素中和的原理,用少量白喉毒素測定機體內有無白喉抗毒素的皮內試驗。同時取等量無毒力的白喉毒素做對照試驗。本試驗可用于調查人群對白喉免疫狀態。
4.DPT(白百破三聯疫苗):由白喉類毒素、百日咳菌苗和破傷風類毒素組成,可預防白喉、百日咳和破傷風。
5.硫磺樣顆粒:是放線菌在感染組織中形成的菌落。肉眼見為黃色小顆粒,鏡下呈菊花狀。
6.白喉毒素:是白喉棒狀桿菌的主要致病物質,又β-棒狀桿菌噬菌體毒素基因編碼。完整的白喉毒素是一條大量含精氨酸的多肽鏈,經蛋白酶水解后,分為A和B兩個片段。白喉毒素是具有強烈的細胞毒作用,能抑制敏感細胞正常合成蛋白質,從而破壞細胞的正常生理機能,引起組織細胞變性壞死。
二、填空
1.自然疫源性,鼠蚤。腺鼠疫、肺鼠疫、敗血型鼠疫。
2.牛布氏菌、豬布氏菌、羊布氏菌,羊布氏菌。
3.皮膚、呼吸道、消化道、眼結膜。
4.陰性,羊。
5.母畜流產,波浪熱。
6.透明質酸酶莢膜。
7.耶爾森,自然疫源。
8. 陰性,多形態性。
9.F1抗原,鼠毒素。
10. 鼠毒素,內毒素。
11.緊急預防和治療。
12.莢膜、炭疽毒素,皮膚炭疽、腸炭疽、肺炭疽。
13.軍團菌病。L-半胱氨酸,呼吸道。
14.呂氏血清培養基、亞碲酸鉀培養基,亞碲酸鉀培養基。
15.攜帶β-棒狀桿菌噬菌體白喉桿菌 ,A片段,EF2.
16.毒素抗毒素中和,機體對白喉無免疫力, 機體對白喉有免疫力,有免疫力,無免疫力。
17.接種白喉類毒素。
18.鮑金培養基。呼吸道,百日咳,牢固,百日咳桿菌死疫苗接種。
19.水環境,巨噬。
20.陰性,支鏈脂肪酸。
21.紅霉素,利福平。
22.假單胞,條件。
23.sIgA,無。
24.百日咳死菌疫苗或白百破三聯疫苗。
三、單選題
1.A 2.E 3.C 4.A 5.D 6.E 7.C 8.A 9.B 10.A
11. 12.D 13.A 14.D 15.E 16.A 17.D18.D 19.C 20.D
21.D 22.E 23.B 24.C 25.D 26.A 27.D 28.C 29.E 30.E 31.E 32.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