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
1.為根尖囊腫患者的唾液沉淀物中檢出的細小線粒狀或弧形小體。
2.未加抗凝劑的全血標本,放置一段時間后析出的上清液。
3.尿液分析儀對含有多個試劑墊的干化學試帶與尿液中相應化學成分反應后所發生的顏色變化進行半定量測定,顏色的深淺和尿標本中各成分成正比關系。
4.即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是胎盤絨毛膜滋養層細胞產生的一種具有促進性腺發育的蛋白類激素,存在于孕婦的血液、尿液、初乳、羊水和胎兒體內。
5.為粗細均勻、細長、彎曲、折光性強、輪廓清晰的絲條狀物,無色或呈微黃色,由小支氣管壁、肺泡壁或血管等壞死組織脫落所形成。見于肺膿腫、肺癌等患者。
6.為非炎癥性積液,其形成常見原因為:①血管內膠體滲透壓下降:當血漿白蛋白濃度明顯減少時,如腎病伴蛋白大量丟失、重度營養不良、晚期肝硬化、重癥貧血等,一般血漿白蛋白<25g/L時就有出現漿膜腔積液的可能。②毛細血管流體靜脈壓升高:如靜脈回流受阻(靜脈栓塞、腫瘤壓迫)、充血性心功能不全和晚期肝硬化等。③淋巴回流受阻:如淋巴管被絲蟲阻塞或者淋巴管被腫瘤壓迫等,這些胸腔、腹腔積液有可能是乳糜樣的。④水鈉潴留可引起細胞外液增多:常見于晚期肝硬化、充血性心力衰竭和腎病等。
7.由胃腺的主細胞分泌,先以不具活性的酶原形式分泌出來,在鹽酸的作用和已激活的胃蛋白酶的自身催化下轉變成具有活性的胃蛋白酶。胃蛋白酶是胃液內幾種消化酶中最主要的一種,因此,以胃液中胃蛋白酶含量代表胃液的消化能力。胃蛋白酶能水解蛋白質,其最適反應的PH為2.隨著PH的升高活性降低,當PH達到6以上時即可發生不可逆轉的變性。因此當胃內容物進入小腸以后,胃蛋白酶即失去作用。患胃酸缺乏的疾病,特別是惡性貧血患者,胃液中可無胃蛋白酶,這是因為胃粘膜萎縮使胃蛋白酶原分泌減少,又由于低酸或無酸,即使有少量酶原分泌,也不能成為有活性的酶。
8.羊水中的一些物質可減低水的表面張力,經振蕩后,在氣一液界面可形成穩定的泡沫。在抗泡沫劑乙醇的存在下,蛋白質、膽鹽、游離脂肪酸和不飽和磷脂等形成的泡沫在幾秒內即被迅速破壞消除。而羊水中的肺泡表面活性物質飽和磷脂是既親水又親脂的兩性界面物質,它所形成的泡沫在室溫下可保持數小時,故經振蕩后可在氣一液界面出現環繞試管邊緣的穩定泡沫層。該試驗是最常用的床邊試驗,一般取試管2支,第一管羊水與95%乙醇之比為1:1,第二管比例為1:2.經強力振蕩15~20s后,靜置15min后觀察,如第二管表面仍存在完整泡沫環,則L/S約≥2,提示胎兒成熟;如僅第一管表面存在完整泡沫環,則L/S可能<2;如兩管均不見泡沫環,則提示胎兒不成熟。進一步精確的羊水泡沫試驗還可以將羊水與95%乙醇進行一系列的稀釋試驗。
9.是指脫落細胞的核異質,表現為核的大小、形態及染色質的分布異常,核邊增厚,邊界不整齊,但胞質的質和量分化正常。核異質細胞形態介于良性和惡性之間,相當于病理組織學的不典型增生。根據核異質細胞形態改變的程度,分為輕度和重度核異質。
10.目的是保持細胞自然形態,防止細胞自溶和細菌所致的腐敗。固定液能沉淀和凝固細胞內蛋白質和破壞細胞內溶酶體酶,使細胞不但保持自然形態,而且結構清晰,易于染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