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肺炎鏈球菌在臨床上主要引起下列何種疾病
A、膿胸
B、大葉性肺炎
C、肺纖維化
D、肺結節
E、支氣管炎
標準答案: b
42、 下列細菌中,引起菌痢癥狀最輕的是
A、痢疾志賀氏菌
B、福氏志賀氏菌
C、鮑氏志加氏菌
D、宋內氏志賀氏菌
E、以上都不對
標準答案: d
43、 在我國,()是引起菌痢最主要的原因
A.福氏志賀氏菌
B.宋內氏志加氏菌
C.A+B
D.以上都不是
E.鮑氏志加氏菌
標準答案: c
44、 臨床上取病人痰標本后,應
A、立即溫箱干燥后,送實驗室
B、置于4°C生理鹽水中保存
C、立即送實驗室檢測
D、置于增菌液中保存
E、室溫過夜
標準答案: c
45、 霍亂弧菌經人工培養傳代后,顯徽鏡下觀察是
A、桿狀
B、球形
C、橢圓形
D、弧形
E、纖絲狀
標準答案: a
46、 紫外線的殺菌機理可能是
A、紫外線的穿透作用
B、紫外線的高熱作用
C、紫外線的輻射作用
D、紫外線凝固細菌蛋白質
E、紫外線干擾細菌DNA復制與轉錄
標準答案: e
47、 能作厭氧培養的標本為
A.痰液
B.前列腺按摩液
C.陰道分泌物
D.胸腔積液
E.咽拭
標準答案: d
48、
臨床中進行肥達試驗最常用的方法為
A.正向間接凝集反應
B.反向間接凝集反應
C.玻片凝集法
D.試管凝集法
E.間接凝集抑制反應
標準答案: d
解 析:肥達實驗(widal test)
原理:用已知抗原查未知抗體
定義:用已知的傷寒桿菌、副傷寒沙門菌O、H抗原與待檢血清進行半定量凝集試驗,檢測待檢血清中是否存在相應的抗體。
將受檢血清用生理鹽水作倍比稀釋,分別加入等量傷寒沙門菌O、H抗原及副傷寒沙門菌甲、乙、丙的H抗原(A、B、C),進行試管內凝集試驗,凡血清最高稀釋度出現明顯凝集者為凝集效價。
菌體抗原(O抗原)——顆粒狀凝集
鞭毛抗原(H抗原)——絮狀凝集
結果評價 各地區不同
• 一般傷寒O>1:80; H>1:160有臨床意義;
• 副傷寒A 、B、C>1:80有臨床意義
• 若第二次效價比第一次高4倍以上具有診斷價值。
O抗原為IgM,出現早,持續存在時間較短。H抗原為IgG出現較遲,持續存在時間較長。
結果
菌體抗原O凝集反應(1:80)
注意事項
在大量使用抗生素或機體免疫功能嚴重低下時,需排除假陰性。
* 僅為一種輔助診斷手段,結果需結合臨床分析。
結果判定
1)H、O均高:感染可能性大。
2)H、O不變:感染可能性小。
3)O高H不高:可能為疾病早期;與其它細菌的交叉反應; H O變異。
4)H高O不高:可能為疾病的晚期;以往患過傷寒或接受過預防接種;回憶反應等。
5)整個過程陰性:早期應用大劑量抗生素治療、免疫功能低下。
49、 肺炎鏈球菌在臨床上主要引起下列何種疾病
A、 膿胸
B、 大葉性肺炎
C、 肺纖維化
D、肺結節
E、 支氣管炎
標準答案: b
50、 霍亂弧菌經人工培養傳代后,顯徽鏡下觀察是
A、 桿狀
B、 球形
C、 橢圓形
D、弧形
E、 纖絲狀
標準答案: a
51、 乙型溶血性鏈球菌生長時,菌落周圍常出現溶血環,此現象稱為
A、 α溶血
B、 β溶血
C、 γ溶血
D、δ溶血
E、 ε溶血
標準答案: b
52、 脊髓灰質炎病毒屬于下列哪一個科的病毒
A、 彈狀病毒科
B、 小核糖核酸病毒科
C、 呼腸孤病毒科
D、副粘病毒科
E、 正粘病毒科
標準答案: b
解 析:腸道病毒(Enterovirus)是小核糖核酸病毒科(Picornaviridae)的一個屬。它們在人類消化道細胞繁殖,然后通過血液侵犯其他器官,引起各種臨床綜合病癥。腸道病毒包括:
1.脊髓灰質炎病毒(Poliovirus)1~3型。
2.柯薩奇病毒 (Coxsackie virus)A、B兩組。A組包括1~24型(A23與?刹《9型相同,故實際是23個型);B組包括1~6型。
3.埃可病毒 (Enteric Cytopathogenic Human Orphan virus, 簡稱ECHO病毒)1~34型(
第10型重新分類為呼腸孤病毒1型,第28型重新分類為鼻病毒1型,第34型重新分類為柯薩奇病毒24型,故實際只有31個型。
2011年臨床醫學檢驗技術考試報名須知:
1、2011年臨床檢驗技士/技師/主管技師考試時間
2、2011年醫學檢驗技士/技師/主管技師考試報考指南
3、2011年臨床檢驗技士/技師/主管技師網上報名入口
4、臨床醫學檢驗主管技師考試科目
5、2011年臨床醫學檢驗技師考試報名時間
6、2011年臨床醫學檢驗技術考試大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