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病原因
皮質醇增多癥50%~70%是由于腎上腺皮質增生所致,20%~30%由于腎上腺瘤或癌,10%~20%是垂體腺瘤。
1.腎上腺皮質腫瘤 占皮質醇增多癥發病的25%(20%為腺瘤,5%為腺癌)。這些腫瘤的生長和分泌功能為自主性,不受垂體ACTH的控制,腫瘤分泌大量的皮質醇,可反饋抑制垂體ACTH的釋放。患者血中ACTH降低,瘤外同側及對側腎上腺皮質萎縮。臨床上部分腺瘤為功能性,可引起醛固酮增多癥或Cushing綜合征;也有一部分腺瘤不 伴有內分泌癥狀,為非功能性腺瘤。
2.垂體分泌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過多 這是本病最常見的類型,約占70%。多見(80%)的病變為垂體ACTH微腺瘤,10%為垂體前葉大腺瘤,約10%為下丘腦功能紊亂,分泌促腎上腺皮質素釋放激素(CRH)過多,通過調節使ACTH分泌增加。過量的ACTH刺激雙側腎上腺皮質彌漫性增生,束狀帶細胞增生肥大,可分泌大量的糖皮質激素,網狀帶的雄激素也可以分泌增多。
3.異位ACTH綜合征:由于垂體以外的腫瘤細胞分泌大量ACTH所致。肺癌、胸腺癌和胰腺癌、甲狀腺髓樣癌可產生ACTH,刺激腎上腺皮質分泌過量的糖皮質激素。
(二)發病機制
因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而引起閉經、不排卵;在病情早期約有30%患者發生閉經,病情進展后則有50%~70%患者有閉經,繼而發生可逆性卵巢萎縮,各期濾泡減少導致不育。
雖然閉經是綜合征的突出癥狀之一,但仍有20%病人有正常月經,并能懷孕。常在妊娠期或妊娠結束后才首次出現臨床癥狀,因此推測在妊娠前為一輕癥病人,妊娠及分娩后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