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輔助檢查及護理
(一)實驗室檢查
1.尿液檢查
(1)尿常規檢查:包括尿液的物理檢查、化學定性及顯微鏡檢查。以新鮮晨尿為宜,尿液呈弱酸性、中性或堿性,pH值為5~7,可受進食食物種類的影響。收集尿標本的容器應清潔,以防被細菌污染。尿標本需及時送檢,久置后易生長細菌,使尿液呈堿性。尿比重1.015~1.025,尿糖陰性,含有極微量蛋白(40~80mg/d),常規定性試驗不能測出。尿液蛋白含量每日超過150mg即為蛋白尿。
新鮮尿液離心沉淀后,取尿沉渣進行顯微鏡檢查,觀察有無紅細胞、白細胞、膿細胞、細菌及管型。正常尿液中不含有管型,可偶見透明管型。
(2)尿液生化檢查:是檢測腎功能的一種方法。需留取24小時尿液。測定成分主要包括鉀、鈉、鈣、磷、尿素氮、肌肝、肌酸。
(3)尿細菌學檢查:用于尿路感染的病人,以明確感染細菌的類型及對藥物的敏感性,為選用針對性強的藥物提供可靠的依據。留取尿標本時一般需清潔外陰,消毒尿道口,收集中段尿作標本。特殊情況下可采用導尿、膀胱穿刺或輸尿管插管收集腎盂尿作為標本,進行尿細菌學檢查。
(4)尿細胞學檢查:連續3天留取新鮮尿進行沉渣涂片檢查,其陽性率可達70%~80%。陽性結果提示可能有泌尿系移行細胞腫瘤。
2.腎功能檢查
(1)尿比重測定:是判斷腎功能最簡便的方法,但不夠精確可靠。
(2)血肌酐和血尿素氮測定:兩者為蛋白質代謝產物,主要經腎小球濾過排出,其增高的程度與腎實質損害程度成正比,故可判斷病情和預后。
(3)內生肌酐清除率(Ccr):臨床上用內生肌酐清除率來代表腎小球濾過率,并以此作為判斷腎小球濾過功能。內生肌酐清除率是腎功能損害的早期指標。成人的內生肌酐清除率正常值為80~120ml/min,低于80ml/min表示腎小球濾過功能下降。
3.前列腺液檢查 經直腸指檢前列腺按摩,收集由尿道口滴出的前列腺液。正常前列腺液白細胞數每高倍視野不超過10個。白細胞數每高倍視野大于10個,提示前列腺有炎癥可能。
4.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 血清正常值為小于4ng/ml。PSA敏感性高,所以定量測定PSA可作為前列腺癌早期診斷的一個有效參考指標。當PSA>10ng/ml時,無論直腸指檢是否正常都應高度懷疑前列腺癌可能。前列腺指診會導致PSA增高,一般在指診后2周再進行檢查。
(二)器械檢查
1.導尿檢查 測定膀胱容量、壓力、殘余尿,注入造影劑、確定有無膀胱損傷,探測尿道有無狹窄或梗阻。
2.尿道擴張術 檢查尿道有無狹窄及狹窄部位和程度;檢查尿道及膀胱內有無結石或異物;擴張尿道進行治療。兩次尿道擴張的間隔時間不少于3d。
3.尿道膀胱鏡檢查及輸尿管插管 在表面麻醉或骶麻下進行。可直接窺查尿道及膀胱內有無病變,通過膀胱鏡可取活組織做病理檢查、鉗取異物、破碎結石。
4.經尿道輸尿管腎鏡檢查 在椎管麻醉下,將硬性或軟性輸尿管腎鏡經尿道、膀胱置入輸尿管及。腎盂。直視輸尿管、腎盂內有無病變。可在直視下取石、碎石,切除或電灼腫瘤,取活體組織檢查。
5.經皮腎鏡檢查 通過經皮腎鏡可以完成腎、輸尿管上端結石、腎內異物的取出;腎盂或腎盞內占位性病變的診斷與鑒別診斷;腎上皮腫瘤的檢查、活檢、電灼及切除等;腎盂輸尿管交接處狹窄的治療等。
(三)影像學檢查
1.X線檢查
(1)尿路平片(KUB):常規的泌尿系統平片應包括兩側腎臟、輸尿管、膀胱及后尿道。注意事項:攝片前必須做好腸道準備,其目的是清除腸道內的氣體和糞便,以確保平片的質量。
(2)排泄性尿路造影(IVP):造影前應作碘過敏試驗,陰性者做充分腸道準備,限制飲水6~12h,以使尿液濃縮,增加尿路造影劑濃度,使顯影更加滿意。腎功能良好者在注射造影劑5分后即顯影,可觀察雙側腎功能情況。妊娠及腎功能嚴重損害為禁忌證。
(3)逆行腎盂造影:也稱上行性尿路造影。能清晰顯示腎盂、輸尿管形態。適用于禁忌作排泄性尿路造影或顯影不清晰時;亦可注入氣體作為陰性比襯。禁忌證為急性尿路感染及尿道狹窄。
(4)經皮腎穿刺造影:在B超指引下,經皮穿刺進入腎盂,注入造影劑,以顯示上尿路形態。適用于排泄性尿路造影顯影不良、逆行腎盂造影失敗或有禁忌而疑為上尿路梗阻性病變時。還可用此法行腎穿刺造瘺。
(5)膀胱造影和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經導尿管注入10%~15%有機碘造影劑150~200ml能顯示膀胱形態改變、膀胱憩室、膀胱瘺,較大的膀胱腫瘤可顯示充盈缺損。排尿造影可顯示尿道病變及膀胱輸尿管回流。嚴重的尿道狹窄不能留置導尿管者,可采用逆行法尿道造影,結合恥骨上膀胱穿刺注射造影劑的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以判斷狹窄程度和長度。
(6)腎動脈造影:經股動脈穿刺插管行腹主動脈-腎動脈造影可顯示雙腎(腎上腺)動脈、腹腔動脈及其分支。行選擇性腎動脈造影,能更清晰顯示腎血管形態。適用于腎血管疾病、腎實質腫瘤,來自腎臟的血尿而其他檢查未能確診時,腎臟介入栓塞治療等。
(7)CT掃描:其分辨不同密度組織的能力較普通X線大為提高。通過CT平掃或對比增強掃描,可確定腎損傷范圍和程度,對腎上腺、腎、膀胱、前列腺等部位腫瘤的診斷與分期提供可靠依據,可鑒別腎實質性和囊性疾病。腎錯構瘤和腎癌,能顯示腹部和盆腔轉移而腫大的淋巴結、靜脈內癌栓。
(8)MRI掃描:對泌尿、男性生殖系統腫瘤的診斷和分期、腎囊腫內容性質鑒別、腎上腺腫瘤的診斷等,能提供較CT更為可靠的依據。
2.超聲波檢查 B型超聲檢查方便、無創傷,能顯示各器官不同軸線及不同深度的斷層圖像,可動態觀察病情的發展。已廣泛應用于腎、腎上腺、膀胱、前列腺、精囊、陰莖和陰囊疾病的診斷、治療和隨訪,對禁忌作排泄性尿路造影或不宜接受X線檢查者更有意義。對腫塊性質的確定、結石和腎積水的診斷、腎移植術后并發癥的鑒別、殘余尿測定及前列腺測量等,能提供較為準確的信息。
例題
1.女性,48歲,育有二子,體健,近一段時間發現,當其咳嗽、噴嚏、大笑、突然起立時,尿液會隨意地流出,其排尿異常屬于
A.慢性尿潴留
B.真性尿失禁
C.壓力性尿失禁
D.充溢性尿失禁
E.急迫性尿失禁
1.尿液檢查
(1)尿常規檢查:包括尿液的物理檢查、化學定性及顯微鏡檢查。以新鮮晨尿為宜,尿液呈弱酸性、中性或堿性,pH值為5~7,可受進食食物種類的影響。收集尿標本的容器應清潔,以防被細菌污染。尿標本需及時送檢,久置后易生長細菌,使尿液呈堿性。尿比重1.015~1.025,尿糖陰性,含有極微量蛋白(40~80mg/d),常規定性試驗不能測出。尿液蛋白含量每日超過150mg即為蛋白尿。
新鮮尿液離心沉淀后,取尿沉渣進行顯微鏡檢查,觀察有無紅細胞、白細胞、膿細胞、細菌及管型。正常尿液中不含有管型,可偶見透明管型。
(2)尿液生化檢查:是檢測腎功能的一種方法。需留取24小時尿液。測定成分主要包括鉀、鈉、鈣、磷、尿素氮、肌肝、肌酸。
(3)尿細菌學檢查:用于尿路感染的病人,以明確感染細菌的類型及對藥物的敏感性,為選用針對性強的藥物提供可靠的依據。留取尿標本時一般需清潔外陰,消毒尿道口,收集中段尿作標本。特殊情況下可采用導尿、膀胱穿刺或輸尿管插管收集腎盂尿作為標本,進行尿細菌學檢查。
(4)尿細胞學檢查:連續3天留取新鮮尿進行沉渣涂片檢查,其陽性率可達70%~80%。陽性結果提示可能有泌尿系移行細胞腫瘤。
2.腎功能檢查
(1)尿比重測定:是判斷腎功能最簡便的方法,但不夠精確可靠。
(2)血肌酐和血尿素氮測定:兩者為蛋白質代謝產物,主要經腎小球濾過排出,其增高的程度與腎實質損害程度成正比,故可判斷病情和預后。
(3)內生肌酐清除率(Ccr):臨床上用內生肌酐清除率來代表腎小球濾過率,并以此作為判斷腎小球濾過功能。內生肌酐清除率是腎功能損害的早期指標。成人的內生肌酐清除率正常值為80~120ml/min,低于80ml/min表示腎小球濾過功能下降。
3.前列腺液檢查 經直腸指檢前列腺按摩,收集由尿道口滴出的前列腺液。正常前列腺液白細胞數每高倍視野不超過10個。白細胞數每高倍視野大于10個,提示前列腺有炎癥可能。
4.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 血清正常值為小于4ng/ml。PSA敏感性高,所以定量測定PSA可作為前列腺癌早期診斷的一個有效參考指標。當PSA>10ng/ml時,無論直腸指檢是否正常都應高度懷疑前列腺癌可能。前列腺指診會導致PSA增高,一般在指診后2周再進行檢查。
(二)器械檢查
1.導尿檢查 測定膀胱容量、壓力、殘余尿,注入造影劑、確定有無膀胱損傷,探測尿道有無狹窄或梗阻。
2.尿道擴張術 檢查尿道有無狹窄及狹窄部位和程度;檢查尿道及膀胱內有無結石或異物;擴張尿道進行治療。兩次尿道擴張的間隔時間不少于3d。
3.尿道膀胱鏡檢查及輸尿管插管 在表面麻醉或骶麻下進行。可直接窺查尿道及膀胱內有無病變,通過膀胱鏡可取活組織做病理檢查、鉗取異物、破碎結石。
4.經尿道輸尿管腎鏡檢查 在椎管麻醉下,將硬性或軟性輸尿管腎鏡經尿道、膀胱置入輸尿管及。腎盂。直視輸尿管、腎盂內有無病變。可在直視下取石、碎石,切除或電灼腫瘤,取活體組織檢查。
5.經皮腎鏡檢查 通過經皮腎鏡可以完成腎、輸尿管上端結石、腎內異物的取出;腎盂或腎盞內占位性病變的診斷與鑒別診斷;腎上皮腫瘤的檢查、活檢、電灼及切除等;腎盂輸尿管交接處狹窄的治療等。
(三)影像學檢查
1.X線檢查
(1)尿路平片(KUB):常規的泌尿系統平片應包括兩側腎臟、輸尿管、膀胱及后尿道。注意事項:攝片前必須做好腸道準備,其目的是清除腸道內的氣體和糞便,以確保平片的質量。
(2)排泄性尿路造影(IVP):造影前應作碘過敏試驗,陰性者做充分腸道準備,限制飲水6~12h,以使尿液濃縮,增加尿路造影劑濃度,使顯影更加滿意。腎功能良好者在注射造影劑5分后即顯影,可觀察雙側腎功能情況。妊娠及腎功能嚴重損害為禁忌證。
(3)逆行腎盂造影:也稱上行性尿路造影。能清晰顯示腎盂、輸尿管形態。適用于禁忌作排泄性尿路造影或顯影不清晰時;亦可注入氣體作為陰性比襯。禁忌證為急性尿路感染及尿道狹窄。
(4)經皮腎穿刺造影:在B超指引下,經皮穿刺進入腎盂,注入造影劑,以顯示上尿路形態。適用于排泄性尿路造影顯影不良、逆行腎盂造影失敗或有禁忌而疑為上尿路梗阻性病變時。還可用此法行腎穿刺造瘺。
(5)膀胱造影和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經導尿管注入10%~15%有機碘造影劑150~200ml能顯示膀胱形態改變、膀胱憩室、膀胱瘺,較大的膀胱腫瘤可顯示充盈缺損。排尿造影可顯示尿道病變及膀胱輸尿管回流。嚴重的尿道狹窄不能留置導尿管者,可采用逆行法尿道造影,結合恥骨上膀胱穿刺注射造影劑的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以判斷狹窄程度和長度。
(6)腎動脈造影:經股動脈穿刺插管行腹主動脈-腎動脈造影可顯示雙腎(腎上腺)動脈、腹腔動脈及其分支。行選擇性腎動脈造影,能更清晰顯示腎血管形態。適用于腎血管疾病、腎實質腫瘤,來自腎臟的血尿而其他檢查未能確診時,腎臟介入栓塞治療等。
(7)CT掃描:其分辨不同密度組織的能力較普通X線大為提高。通過CT平掃或對比增強掃描,可確定腎損傷范圍和程度,對腎上腺、腎、膀胱、前列腺等部位腫瘤的診斷與分期提供可靠依據,可鑒別腎實質性和囊性疾病。腎錯構瘤和腎癌,能顯示腹部和盆腔轉移而腫大的淋巴結、靜脈內癌栓。
(8)MRI掃描:對泌尿、男性生殖系統腫瘤的診斷和分期、腎囊腫內容性質鑒別、腎上腺腫瘤的診斷等,能提供較CT更為可靠的依據。
2.超聲波檢查 B型超聲檢查方便、無創傷,能顯示各器官不同軸線及不同深度的斷層圖像,可動態觀察病情的發展。已廣泛應用于腎、腎上腺、膀胱、前列腺、精囊、陰莖和陰囊疾病的診斷、治療和隨訪,對禁忌作排泄性尿路造影或不宜接受X線檢查者更有意義。對腫塊性質的確定、結石和腎積水的診斷、腎移植術后并發癥的鑒別、殘余尿測定及前列腺測量等,能提供較為準確的信息。
例題
1.女性,48歲,育有二子,體健,近一段時間發現,當其咳嗽、噴嚏、大笑、突然起立時,尿液會隨意地流出,其排尿異常屬于
A.慢性尿潴留
B.真性尿失禁
C.壓力性尿失禁
D.充溢性尿失禁
E.急迫性尿失禁
[答疑編號500698350101]
『正確答案』C
『正確答案』C
2.關于排泄性尿路造影(IVP)說法錯誤的是
A.造影前應作碘過敏試驗
B.禁忌證為急性尿路感染及尿道狹窄
C.做充分腸道準備
D.限制飲水6~12h
E.可觀察雙側腎功能情況
A.造影前應作碘過敏試驗
B.禁忌證為急性尿路感染及尿道狹窄
C.做充分腸道準備
D.限制飲水6~12h
E.可觀察雙側腎功能情況
[答疑編號500698350102]
『正確答案』B
『正確答案』B
3.病變在膀胱或以上其他部位會出現
A.初始血尿
B.終末血尿
C.全程血尿
D.膿尿
E.乳糜尿
A.初始血尿
B.終末血尿
C.全程血尿
D.膿尿
E.乳糜尿
[答疑編號500698350103]
『正確答案』C
『正確答案』C
4.病變在膀胱頸部或尿道者會出現
A.初始血尿
B.終末血尿
C.全程血尿
D.膿尿
E.乳糜尿
A.初始血尿
B.終末血尿
C.全程血尿
D.膿尿
E.乳糜尿
[答疑編號500698350104]
『正確答案』A
『正確答案』A
5.絲蟲病后遺癥者會出現
A.初始血尿
B.終末血尿
C.全程血尿
D.膿尿
E.乳糜尿
A.初始血尿
B.終末血尿
C.全程血尿
D.膿尿
E.乳糜尿
[答疑編號500698350105]
『正確答案』E
『正確答案』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