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器官移植病人的護理
第一節 概 述
(一)概念
將自體或異體的細胞、組織或器官,移植到身體的某一部位,以恢復被破壞器官或組織的解剖結構和功能,稱為移植術。
1.細胞移植 指移植某種大量游離的、具有活力的細胞,采用輸注到受者的血管、體腔或組織器官內的方法。其主要適應證是補充受者體內該種細胞數量的缺少或其功能的降低,如輸注全血或濃縮紅細胞,以治療失血或貧血;骨髓與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白血病等;胚胎胰島治療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肝細胞移植治療重癥肝炎肝性腦病等。
2.器官移植 指移植臟器的全部或部分,保留其解剖學的外形輪廓和內部解剖的結構框架,帶有主要供血和主干管道。器官移植屬活體移植,在移植過程中始終保持活力,并在移植后較快地恢復其原有的生理功能。
3.組織移植 指某一組織,如皮膚、筋膜、肌腱、軟骨、骨、血管等,或整體聯合的幾種組織,如皮肌瓣等的移植術。一般采用游離移植或血管吻合移植以修復某種組織的缺損。
(二)分類
1.根據移植物來源分類提供移植物的個體稱為供體,接受移植物的個體稱為受體。
(1)自體移植:以自身的細胞、組織或器官進行移植,可永久存活。器官如原位植回稱為再植,如斷肢再植。
(2)同質移植:一卵雙生的孿生兄弟或孿生姐妹,其組織器官相互移植,亦能永久存活而不產生排斥反應。
(3)同種異體移植:供體和受體屬同一種族,如人的組織或器官移植給另一人,短時期內可存活,但以后有排斥反應,移植物不能永久存活。
(4)異種異體移植:以不同種族動物的組織進行移植,有強烈的排斥反應。
2.根據移植的方法分類
(1)游離移植:移植物從供體取下時,完全斷絕與供體的各種聯系,移植至受體后重新建立血液循環,如游離皮片移植。
(2)帶蒂移植:是自體移植的一種方法,移植物從供體取下后,并沒有完全脫離,尚有一部分相連,主要包括血管和神經,使移植物的存活率提高。等移植物在受體上完全建立血液循環時,再將蒂切斷。如帶蒂皮瓣、帶蒂肌瓣、帶蒂大網膜移植等。
(3)吻合移植:利用血管吻合技術,將移植物中的血管與受體的血管吻合,使移植器官即刻得到血液供應,如斷肢再植、腎移植和肝移植等。
(4)輸注移植:將具有活力的細胞輸注到受體的血管、體腔或組織器官內的方法,如輸血、骨髓移植、干細胞移植、胰島移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