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病人飲食護理措施
(一)病人飲食管理
病人入院后,負責醫生根據病人的病情開出飲食醫囑,護士按照飲食醫囑的種類填寫飲食通知單,送交營養室負責定餐人員,以保證無論何時入院都能按時就餐。同時將飲食種類填寫在病人的床頭或床尾卡上,便于飲食的分發。因病情需要更改飲食時,醫生開醫囑,護士根據醫囑填寫飲食更改通知單或飲食停止通知單,送交營養室負責定餐人員作出相應的處理。
(二)病人進食前的護理
1.進行飲食健康宣教。
2.提供舒適進餐環境。
(1)進食前詢問排便需要,排便后立即移去便器,開窗通風,去除不良氣味。
(2)進食前暫時停止非緊急治療、檢查和護理工作。
(3)盡量去除不舒適因素,如:疼痛,體位不當時,給予止痛、調整體位及局部按摩等。
(4)協助或督促病人洗漱,必要時行口腔護理,以促進食欲。
(5)對于病情較輕病人,有條件可以安排病房餐廳就餐,集體就餐便于與病友溝通,在和諧的氣氛中進餐,可以促進食欲;在病房進餐者同室有危重病人時,應以屏風遮擋。
(6)對于病情較重病人要協助采取舒適的進食姿勢,取坐位或半坐位時放置床上桌及餐具;臥床病人協助側臥或仰臥使頭偏向一側,并予以適當支托。
(7)必要時經病人同意,胸前圍餐巾,囑病人作好進餐準備。
(三)病人進食中的護理
1.巡視、觀察病人進食情況 檢查是否按醫囑要求進食,如:治療飲食、試驗飲食實施和落實情況。家屬帶來的食物,護士需要查看是否符合治療原則,可食用的必要時協助加溫。
2.對禁食或限量飲食的病人,要及時檢查醫囑落實情況,并講解原因,以取得配合。在床頭或床尾卡上標記清楚,便于核對,避免出現差錯影響治療、檢查及護理。
3.在不影響病人進食情況下,進行飲食健康教育。護士應有目的、有針對性、及時地解答病人在飲食方面的問題,糾正不良飲食習慣及不遵守醫囑的飲食行為。
4.鼓勵臥床病人自行進食,將食物、餐具等放在方便取放的位置,必要時護士給予協助。需要喂食的病人,應按照其進食習慣、次序與方法等耐心喂食。每次喂食量、及速度適中,溫度適宜,飯與菜、固體與液體食物應輪流喂食。進食流質飲食的病人,可使用吸管。
5.對雙目失明或雙眼被遮蓋的病人還要告知喂食內容以增加進食興趣,促進消化液分泌。病人要求自行進食時,可按照時鐘平面圖放置食物,并告知擺放食物名稱及方向,利于病人自行攝取。
(四)病人進食后的護理
1.對不能自理的病人進食后及時撤去餐具,整理床單位。協助洗手、漱口,必要時為病人做口腔護理。
2.根據需要作好護理記錄。
3.對暫時禁食或延遲進食等特殊需求病人作好交接班。
習題:
協助病人進餐時,不妥的是:
A.將食物、餐具放在方便取的位置
B.鼓勵長期臥床的病人自行進食
C.對視力障礙者事先告知食物內容
D.喂食的量及速度適中,溫度適宜
E.要先喂液體食物,后喂固體食物
『正確答案』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