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護理評估
一、資料的分類
1.主觀資料 即護理對象的主訴,是其對經歷、感覺、思考及擔心的內容進行的訴說:如“我感覺不舒服”、“我擔心自己的病治不好了”、“我的頭很疼”等。
2.客觀資料 是護士通過觀察、體檢或借助診斷儀器和實驗室檢查獲得的資料。如“病人體溫37.5℃”、“血紅蛋白7g/dl”、“病人一周內體重下降2kg”等。
習題:
對于病人主觀資料的記錄,正確的是
A.病人希望得到良好的關心和照顧
B.家屬希望能為病人提供良好的治療藥物
C.家屬說:“只要有利于康復,所有治療建議我們都愿考慮”
D.病人說“記憶力差,閱讀書籍常常讀了后5行,忘了前5行”
E.查體后感到:病人精神好,疼痛消失
二、資料的來源
1.護理對象本人是健康資料的主要來源。
2.護理對象的家屬或關系密切的人員 當護理對象是嬰幼兒、病情危重或神志不清的人時,其家屬和關系密切的人成為資料的主要來源。
3.其他健康保健人員 如經治醫師、營養師、心理醫師等。
4.病案記錄及各種檢查報告 如實驗室檢查、既往病歷、兒童預防接種記錄等。
5.醫療和護理的文獻資料。
習題:
患者男性,25歲。因發熱、咳嗽、呼吸困難而住院。病人神志清楚。在收集資料的過程中屬于主要來源的是
A.文獻資料
B.心理醫生
C.病人家屬
D.病人本人
E.主治醫生
三、收集資料的方法
(一)交談
是有計劃、有目的的交流談話。目的是幫助獲得病人健康資料;溝通感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及時向病人反饋有關其病情、檢查、治療、康復等方面的信息;為病人提供心理支持。
1.交談的方式
(1)正式交談:護患雙方按預先擬定的計劃進行交談,如病史采集。
(2)非正式交談:是護士在日常工作中與病人進行的隨意交談。此方式可使人感到輕松、自然,有助于護士了解與病人與疾病相關的隱性資料。
2.交談的發展階段
(1)開始階段:與病人建立友善關系,告之交談的目的及所需的時間。
(2)進行階段:依交談提綱收集資料。
(3)結束階段:暗示要結束談話,對病人表示感謝,并對談話進行小結或告之下一階段的治療護理計劃。
3.交談的注意事項
交談前要做好準備;選擇舒適、安靜、有利于保護病人隱私的交談環境;根據病人身體狀況選擇適當交談時間;注意運用溝通技巧,避免不良溝通行為,如注意傾聽、及時反饋、語句表達清晰、語意明確、語速適當等;控制好談話的內容,引導交談,避免跑題。
習題:
通過交談收集資料的方法不正確的是
A.讓病人暢所欲言,切忌打斷話題
B.告知交談的目的及所需的時間
C.注意傾聽,及時給病人反饋
D.依交談提綱收集資料
E.選擇適宜的交談環境
(二)觀察法
是護士運用感官獲得健康信息資料的方法。通過觀察,可以獲得護理對象生理、心理、精神、社會、文化等各方面的資料。
(三)身體評估
是護士系統地運用視、觸、叩、聽、嗅等體格檢查手段和技術對護理對象進行檢查和收集資料的方法。護士做的身體評估是為確定護理診斷和制定護理計劃提供依據,因此不同于醫生的體格檢查,應根據護理對象的疾病特點著重檢查受累系統的狀況,檢查與護理診斷、護理計劃有關的身體狀況資料。
(四)查閱
包括查閱病人的醫療病歷、護理病歷及各種輔助檢查結果等。
習題:
在收集病人異常氣味的信息時取得資料的方法是
A.視覺觀察
B.觸覺觀察
C.聽覺觀察
D.嗅覺觀察
E.味覺觀察
四、收集資料的步驟
(一)收集資料
收集資料是為確定護理診斷提供依據,同時使護士獲得護理對象健康狀況的基礎資料,以便和以后的評估結果進行比較。資料的內容應包括護理對象的生理、心理和社會、文化等各方面情況,一般應包括:一般資料、現在健康狀況、既往健康狀況、家族史、護理查體的結果、近期進行的實驗室和其他檢查結果、心理狀況、社會文化狀況等方面內容。
(二)組織和整理資料
將評估所收集的資料進行組織整理,能方便護士清楚、迅速地發現問題。常用的組織、整理資料的方法有:
1.按Maslow的需要層次論分類 即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愛與歸屬的需要、尊敬與被尊敬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等5類對資料進行整理。
2.按NANDA的人類反應型態分類 即按交換、溝通、關系、價值、選擇、移動、感知、認識、感覺/情感9種型態進行分類。
3.按Majory Gordon的功能性健康型態分類 即按健康感知-健康管理、營養-代謝、排泄、活動-運動、睡眠-休息、認知-感知、自我認識-自我概念、角色-關系、性-生殖、應對-應激耐受和價值-信念等11個功能型態來分類。
(三)核實資料
為保證資料的真實、準確,護士需用客觀資料對主觀資料進行核實,如病人自覺發熱,則應測量體溫加以核實。對病人含糊的主訴,護士應予以進一步澄清明確。
(四)分析資料
護士需要分析資料,找出異常的、有臨床意義的資料,找出相關因素及危險因素,為確定護理診斷做準備。
(五)記錄資料
記錄資料時應注意:記錄的資料必須反映事實,不能有護士主觀的判斷和結論;客觀資料的描述應使用專業術語;資料記錄應能全面、準確地反映護理對象的情況,反映不同專科疾病的特點;記錄應清晰、簡潔、避免錯別字;記錄的格式應方便護士進行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