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佩皮勞人際關系模式
赫得嘉·E·佩皮勞(Hildegard E.Peplau)美國護理學家。佩皮勞借用行為科學知識和精神模式發展了人際關系模式。人際關系模式的重點是病人或護理對象和護士之間的人際關系的形成與終止過程。1952年,佩皮勞出版了《護理人際關系》一書,在此書中她列出了人際關系形成過程的各個時期在護理情境中的作用,以及用這一過程來研究護理的一些方法。
習題:
強調護患關系在護理中作用的理論是:
A.保健系統模式
B.自理模式
C.適應模式
D.人際間關系模式
E.人類基本需要層次論
以下觀點由佩普勞提出的是:
A.護理活動是要促進人的適應性反應
B.健康是系統各部分相互和諧的狀態
C.自我照顧的需要是護理工作的重點
D.通過護理干預維持機體系統的平衡
E.護患關系在護理過程中起關鍵性作用
一、內 容
佩皮勞將人際關系(護患關系)分為4個連續的階段:
(一)認識期
認識期是了解問題的時期,是護士和病人見面后互相認識的階段。此時護士需要幫助病人認識所發生的問題,因而護士與病人及其家屬在分析情境時的共同合作是極其重要的,只有這樣才能一起認識、澄清和明確存在的問題,然后對所需要專業服務的方法作出初步計劃。如護士可以直接與病人和家屬合作提供服務。也可以介紹他們尋求其他部門(如心理學家或社會工作者)的協助。
病人與護士雙方對互相給予或幫助的態度對在此階段能否建立融洽關系有直接影響,尤其是護士應注意對病人的反應,因為護士的文化、信仰、教育背景、以往的經驗以及預先形成的觀念和期望都能在對病人的反應中起作用。在本階段開始,護士和病人是陌生的,但在本階段結束時,雙方已能齊心協力地辨別問題,相處得比較自然,并做好準備進入下一階段。
(二)確認期
確認期是確定適當的專業性幫助的時期。在這階段,病人對能滿足其需要者作出一定的反應,一般有以下3種不同情況:①獨立自主,不依賴護士;②與護士分擔、相互依賴;③被動地完全依賴護士。這常與上一階段,護士與病人相處的態度有關。因為在這一階段要求雙方有更多的理解,才有利于病人作出適當的選擇。要使病人通過適當的調整,開始具有歸屬感,對如何處理問題心中有數而樂于接受幫助。
(三)開拓期
此期病人可以得到根據其需要和利益的所有可能的服務。病人也會逐漸感到從提供的服務中取得的幫助就能使情況好轉,并對學習為了達到目標應有的適當行為顯示出自動性。他可能主動對自我照顧發生興趣,開始參與自我照顧,并通過自我決定,逐漸建立自我責任感,向著自信和獨立進行調整。有些病人在此期間可能會出現一些反復,或提出一些難以接受的要求,護士就應使用溝通技巧,了解引起這些行為的原因,并創造一種和諧的氛圍,鼓勵病人認識問題,引導他們發揮自己的潛在力量,迎接挑戰,朝向最佳健康狀態努力,從而進行最后的解決階段。
(四)解決期
此期病人的需要已經在護士和病人的共同能力下得到滿足,因而他們之間的治療性關系可以結束。應注意此時病人不只是軀體上已經基本康復,心理上也應表現出良好的情緒,具備能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
在整個過程中,這些階段之間可能出現部分重疊和互相關聯,尤其是第2、3期。
習題:
佩皮勞護患關系形成過程不包括
A.認識期
B.指導期
C.確認期
D.開拓期
E.解決期
二、佩皮勞人際關系模式與護理實踐的關系
佩皮勞人際關系模式為護理實踐開辟了新的方向,佩皮勞帶來了“一種新思維,一種新方法,一種以理論為基礎的,并指導護理實踐的,有利于病人的治療性工作”。
佩皮勞將重點放在護患關系上,要求在建立護患關系的整個過程中,貫穿和諧的、互相理解的、互相尊重的氛圍,才可更廣泛地理解病人的問題和提出切實可行的方法,從而雙方才可得到滿足和成長的體驗。
佩皮勞的核心思想是人際間關系,其基本理論是互動,這是理解護患關系的獨特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