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淺談護理學專業中西醫結合護理教育的研究
【關鍵詞】護理學;中西醫結合;培養模式;課程體系
【摘要】文章論述了護理學專業中西醫結合護理教育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分析了社會對中西醫結合護理人才的需求,探討了護理學中西醫結合專業方向人才培養模式及課程體系的改革與實踐。
護理教育是醫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為醫療衛生事業培養合格護理人才的艱巨任務。如何辦出我國高等護理教育特色,發揮中醫護理優勢,走出中西醫結合護理之路,培養順應時代發展需求的高素質的護理人才是擺在我國教育工作者面前的嚴峻問題。為此,我們啟動了“護理學中西醫結合專業方向人才培養方案及課程模塊的研究”課題的研究,以期明確中西醫結合的高等護理發展方向,建設具有中西醫結合特色的高等護理人才培養模式和課程體系。
1護理學專業中西醫結合護理教育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1課程設置。《中國高等醫藥教育課程指南》[1]分析了45所高等醫藥院校四年制護理學專業課程設置,其中10所為高等中醫護理教育。它們在課程設置上未能擺脫中醫學教育模式,仍沿襲生物醫學模式下醫療加護理的模式,而且兩套護理理論與技術并行,中西醫未能系統有效的結合,普遍存在著重西醫輕中醫的現象,課程設置是中醫學教育模式的翻版,未能充分體現護理專業的特色。在35所高等護理教育院校中,20所開設了1~2門中醫護理相關課程,學時27~144不等,平均為48學時;課程名稱不一,有中醫學、中醫護理學、中醫學基礎、中醫學概論和針灸學;16所為專業必修課,2所為專業任選課,2所為專業基礎課。可見,我國高等護理教育中,中西醫結合護理教育發展遲緩,中西醫結合護理教育未得到足夠的重視。在護理學專業課程設置中,“中醫護理學”課程門數單一,學時少,未形成完整的課程體系。以上原因導致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不能有效地掌握中醫護理基本理論和操作技能,這與社會對中醫護理技術的需求不相適應。
1.2師資隊伍建設。由于護理學專業中西醫結合護理教學未得到充分重視,師資隊伍相對薄弱,學歷層次較低,本科學歷以下的教師占大多數。加之我國中西醫結合護理本科教育起步較晚,導致中西醫結合護理專業教師從事本科教學年限較短,教學經驗相對不足[2];中西醫結合護理師資大多數來源于臨床,他們具有豐富的臨床工作經驗,但學歷層次低,缺乏系統的教學理論;一部分師資來源于高等醫學院校醫療專業畢業生或由醫生改行擔任護理教師,他們中醫理論基礎扎實,但缺乏對護理教育理念的認同感和價值取向,在教學內容上往往是醫療專業的壓縮或翻版,教學內容不佳[3].總之,中西醫結合護理師資總體水平與培養中西醫結合的高素質護理人才尚有一定距離。
1.3教學手段、方法。目前,中西醫結合護理教學手段、方法滯后,基本以課堂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采用傳統的課堂講授法,較少采用PBL教學法、角色扮演法等教學手段,缺乏學生主動參與。
1.4實踐教學。中西醫結合護理教育理論與實踐脫節。由于重理論輕實踐,導致實訓學時嚴重不足,實訓基地建設投入不足,設備陳舊、落后,實訓技術人員隊伍建設相對滯后,隊伍不穩定。這與培養社會緊缺的技能型護理人才的目標相悖。
1.5教材建設。尚未有一套完整的關于中西醫結合護理的教材。中西醫結合護理是近20年來逐步建立與形成的,其理論和實踐研究尚處于探索階段。因此,目前中西醫護理課程教材的編寫基本沿襲醫療+護理的模式,醫療內容偏多而中醫護理內容零散、重復,缺乏實用性,未充分體現中醫護理特色,無法滿足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系統掌握中醫護理理論和技能的需要。
2社會對中西醫結合護理人才的需求
2.1中西醫結合護理人才的現狀。目前在各類醫院中醫病房中的護士幾乎都是西醫護理專業或中醫護理專業的畢業生,中西醫結合護理專業的畢業生寥寥無幾。據2003年一項中醫護理人力調查顯示,中醫護理與西醫護理人力情況基本相似,學歷層次低[4].由于護理人員編制不合理;護理工作價值不能有效體現,護理費低廉;護士外流現象嚴重;護理學術帶頭人稀少等方面的原因,加速了護理人力的緊缺。加之中醫護理教育發展滯后,中醫護理教育重西醫輕中醫,中西醫護理未能系統、有效地結合,使得中西醫結合護理人力嚴重缺乏。
2.2社會對中西醫結合護理人才的需求。
2.2.1社會對中醫護理理論與技術的需求決定了對中西醫結合護理人才的需求增加。隨著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特別是社區護理的蓬勃發展,眾多社區人群迫切需要中醫護理理論和技術。一項調查顯示,絕大多數住院病人和社區居民希望了解中醫護理技術,愿意接受中醫護理和中醫養生保健指導[5].市場需求就是人才需求,社會對中醫護理理論和技術的需求決定了社會將需要大量的中西醫結合護理人才。
2.2.2中國護理事業發展的方向預示著社會需要大量的中西醫結合護理人才。《中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綱要》(2005~2010年)明確提出,隨著我國護理事業迅猛發展,護理工作在醫療衛生領域發揮著愈來愈重要的作用。現代醫學模式和新的健康觀念對護理理念產生了深刻影響,豐富了護理工作內涵。樹立了以病人為中心的整體護理理念,為了滿足人民群眾的健康服務需求,護理服務領域不斷向家庭、社區延伸,家庭護理、臨終關懷、老年護理等多樣化的社區護理服務有所發展。我國護理事業的發展應堅持護理工作為人民群眾健康服務的宗旨,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走適合我國國情的護理事業發展道路。中醫護理以其獨特的護理理念,重視養生保健、飲食護理、用藥護理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情志護理。中醫護理技術因“簡、便、廉、驗”更適合于社區,中醫護理理論和技術應該給社區居民提供經濟、有效和優質的衛生服務。因此,隨著我國集預防、保健、康復和健康教育為一體的社區衛生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社區將需要大量的中西醫結合護理人才。
2.2.3加快發展我國中西醫結合事業的大趨勢決定了社會需要大量的中西醫結合護理人才。1997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衛生改革與發展的決定》明確提出“中西醫要加強團結,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促進中西醫結合”。2003年10月1日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條例》進一步規定:“推動中醫、西醫兩種醫學體系的有機結合,全面發展我國中醫藥事業。”2003年11月5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中西醫結合工作的指導意見》指出:“加強中西醫結合基礎研究,揭示中西醫結合防病治病原理,中西醫結合學術創新,培養和造就一支適應社會和學科發展需要的高素質中西醫結合人才隊伍,建設一批特色突出、優勢顯著、設備配套、功能齊全、管理科學的中西醫結合醫療、科研基地,完善中西醫結合技術標準規范,整體提高中西醫結合學術水平和防病治病能力,以期在我國的醫療衛生保健中發揮重要作用。”可見,大力發展中西醫結合事業勢在必行,中西醫結合事業的發展需要大量的中西醫結合護理人才。
2.2.4高等護理教育的國際化需要培養大量的中西醫結合護理人才。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病種的變遷,以及護理領域的國際交流與合作日益頻繁,中醫護理優秀的整體護理觀、辨證護理觀和在預防疾病、養生保健等方面的優勢日趨凸顯出來,引起了國際護理界的高度重視。因此,高等護理教育的國際化不僅要重視跨文化知識和結構,而且要開創中醫西醫結合的具有中國特色的人才培養模式的課程體系,以滿足國際對中西醫結合護理人才的需求。我國的中西醫結合護理高等教育起步晚,發展緩慢,因此,加快中西醫結合護理教育的改革與創新迫在眉睫。
3護理學中西醫結合專業方向人才培養模式及課程體系的改革與實踐
我國中醫護理教育起步較晚,到2006年為止,高等中醫護理教育院校不足20所,加之中西醫結合護理教育在高等護理教育中未能得到充分的重視,導致中西醫結合護理人才嚴重缺乏,這與國內外對中醫護理理論與技術的需求不相適應。因此,探討如何依托發展較為成熟的現代高等護理教育,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中西醫結合護理人才培養模式和課程體系,培養高素質的滿足社會發展需求的國際化的中西醫結合護理人才已成為我國高等護理教育的發展方向。
3.1明確中西醫結合護理教育理念。中西醫結合護理教育應使學生從中西醫結合的角度重新認識人、健康、環境和護理等四個護理主理念,在熟練掌握現代護理理論和技能的前提下,運用中西醫結合護理方法,了解適度、夠用的中醫護理理論,掌握辯證施護方法,熟練操作“簡、便、廉、驗”的實用中醫護理技術,提高臨床和社區護理質量。
3.2建立中西醫結合護理專業方向人才培養模式。依托我校發展較為完善的四年制護理學專業“前期趨同,后期分流”的人才培養模式,在統一的培養目標指導下,設立中西醫結合護理專業方向。
3.3構建較為完善的課程體系。建立護理學專業現代護理與中醫護理課程同步并進、系統融合的課程體系。
3.3.1課程目標。使學生具備中西醫結合護理理念,了解適度、夠用的中醫護理相關理論,掌握辯證施護方法,熟練操作“簡、便、廉、驗”的實用中醫護理技術,提高護理質量。
3.3.2課程模塊。擺脫醫學教育模式的束縛,順應我國衛生服務體系的發展需求,進行課程重組,避免重復,減少醫學內容,突出中醫護理特點,挖掘和提煉社區實用中醫護理理論和技術,將課程模塊設立為中西醫結合護理理念、中西醫結合護理思路與方法、社區實用中醫護理技術、健康人群的中西醫結合養生保健、病人的中西醫結合護理等五大模塊。
3.3.3課程設置。在不沖擊西醫護理教育正常進程的前提下,設立中西醫結合護理專業方向,以專業選修課的方式開設中西醫結合護理學導論、中西醫結合護理思路與方法、中醫預測學、社區實用中醫護理技術、中藥與食療學、中醫養生學、中醫臨床護理學等七門課程。并且加強實訓教學基地建設,依托學校護理實訓基地,建立以能力為本位的理論與實訓并重的中醫護理實訓教學體系,使學生循序漸進地掌握中西醫結合護理理論和技能。
3.3.4教學運行方式。保證中醫、西醫護理課程同步,使學生早期接觸中醫護理,樹立中西醫結合護理理念。為此,我校從第2學期開始,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自由選課,接受中西醫結合護理教育。由于目前我校還無法實現專業方向的徹底分流,以及未引入導師制,因此,尚存在學生盲目選課和課程內容不能有效銜接的問題。
中西醫結合護理是社會發展的需要,是我國高等護理教育的發展方向。中西醫結合護理教育改革方興未艾,在中西醫結合護理途徑和結合點,以及人才培養模式、培養目標、課程設置、課程內容、教學運行方式、師資隊伍建設、教材建設和實訓基地建設等諸多方面有待進一步探索和創新。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國高等醫藥教育課程指南[M].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7:629-673.
2沈勤,孫秋華,李玲.高等中醫院校中醫護理教學現狀的調查與分析[J].中醫教育,2005,24(4):71-72.
3王士才.護理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路及探討[J].中華護理雜志,2001,36(2):130-132.
4張雅麗.中醫護理人力資源配置的現狀與展望[J].上海護理,2005,5(6):53.
5潘曉彥,陳燕.關于本科護理專業開設《中醫護理學》課程的探討[J].湖南中醫藥導報,2004,10(3):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