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婦科腹部手術病人的一般護理
(一)婦科腹部手術種類
按手術急緩程度,可分為擇期手術、限期手術和急診手術。按手術范圍區分,有剖宮產探查手術、附件切除術、次全子宮切除術、全子宮及雙側附件切除術、子宮根治術、剖宮產術。
(二)手術前準備
1.心理護理。
2.手術前指導
(1)術前護理人員應指導病人學會胸式呼吸,老年病人還應學習咳嗽和排痰。預防發生術后墜積性肺炎。
(2)術前指導病人如何應對術后的疼痛,如何使用自控式鎮痛泵,減少或避免并發癥的發生。
(3)指導病人翻身、起床和活動的技巧,鼓勵術后早期活動,以利術后康復。術后早期活動是避免下肢靜脈血栓形成的有效方法。
(4)術前應指導病人在床上練習使用便器。
3.術前準備 手術前一天的準備:
(1)皮膚準備:手術前一日進行皮膚準備。腹部皮膚備皮范圍是上起劍突下緣,下至兩大腿上1/3,左右到腋中線,剃去陰毛。臍部用汽油棉簽(或絡合碘棉簽)清潔后再用酒精棉簽擦拭。整個備皮過程護理人員動作要輕柔,切忌損傷病人表皮,以免微生物侵入而影響手術,備皮完成后用溫水洗凈、拭干。
(2)手術前1天抽血做血型及交叉配血試驗;作普魯卡因、青霉素等藥物過敏試驗。
(3)手術前晚及手術當日清晨測量生命體征,注意有無月經來潮,上呼吸道感染,如有上述情況應及時與醫師取得聯系。
(4)陰道準備:術前1天為病人沖洗陰道兩次,在第二次沖洗后在宮頸口及陰道穹隆部涂甲紫,為手術切除宮頸標記之用。行次全子宮切除術,卵巢囊腫剔除術及子宮肌瘤剔除術時不需要涂甲紫。陰道流血及未婚者不做陰道沖洗。
(5)胃腸道準備:婦科一般手術病人腸道準備于術前一日開始。手術前1天清潔腸道,可口服20%甘露醇250ml加生理鹽水250ml導瀉,也可用1%肥皂水灌腸,服藥或洗腸后護士注意觀察病人的反應,如服藥后8小時左右病人仍無排便,要給予1%肥皂水洗腸1次。術前8小時禁止由口進食,術前4小時嚴格禁水。婦科惡性腫瘤病人,特別是卵巢癌病人,由于腫瘤組織有可能侵犯腸道,術中要剝離癌組織或切除病變部分的部分腸管,腸道準備從術前3天開始。術前3天進半流食,口服慶大霉素8萬單位,每日2次,口服20%的甘露醇250ml加生理鹽水250毫升,每日1次。術前2天病人進流食,其他內容同術前3天。術前1天禁食,靜脈補液,繼續口服慶大霉素及甘露醇,并行清潔洗腸。手術當日清晨清潔灌腸,至排泄物中無糞渣。
(6)術前晚8點,按醫囑給予鎮靜催眠藥。
(7)膀胱準備:手術前為病人置保留尿管。
(8)其他:術前要了解病人有無藥物過敏史,遵醫囑做藥物過敏實驗。進人手術室前病人要摘下義齒、發卡及首飾等并妥善保管,遵醫囑給予術前藥物,核對病人姓名、床號、手術帶藥及手術名稱,將病人及病歷交給手術室接手術人員。
(9)床單位準備:手術后病人宜安置于安靜舒適的小房間,護士應進行手術病人床單位的準備,鋪好麻醉床,床上備有床墊,備好血壓表、聽診器、沙袋、彎盤、吸氧用物、引流瓶等,必要時準備胃腸減壓器等。
(四)手術后護理
1.生命體征的觀察
手術后24小時內病情變化快,護士要密切觀察生命體征的變化,及時測量生命體征并準確記錄。全麻未清醒的病人還應注意觀察瞳孔、意識及神經反射。每15—30分鐘測量一次直至血壓平穩后,改為每4小時一次,以后每日測量體溫、脈搏、呼吸、血壓3~4次,直至正常后3天。
2.尿量的觀察
術后要保持通暢、勿折、勿壓,注意觀察尿量及性質,如發現尿液為鮮紅色則考慮有可能損傷輸尿管或膀胱;術后尿量至少每小時在50ml以上,如尿量過少,應檢查導尿管是否堵塞、脫落、打折、被壓,排除上述原因后,要考慮病人是否入量不足或有內出血休克的可能,及時通知醫生及早處理。常規婦科手術于術后第一天晨拔除尿管,婦科惡性腫瘤及陰道手術病人保留尿管的時間要根據病人的病情及手術情況而定。在保留尿管期間病人每天測量體溫3~4次,每日沖洗會陰并更換尿袋,操作時要注意無菌,防止逆行感染。在拔除尿管的前1—2天,將尿管夾閉定時開放,一般3~4小時開放一次,夜間持續開放以訓練和恢復膀胱功能,必要拔除尿管后測殘余尿。
3.引流管的觀察和護理
婦科手術后多置陰道引流和(或)腹腔引流,目的是引流出腹腔及盆腔內滲血、滲液、防止感染及觀察有無內出血和吻合口愈合情況。應保持引流管的通暢,觀察引流液的性質及量,術后24小時內若引流液每小時大于lOOml并為鮮紅色時,應考慮有內出血須立即報告醫生,同時保證靜脈通路通暢,必要時測量腹圍,以估計有無腹腔內出血及出血量。注意保持引流管適宜的長度。引流管及引流瓶應每日更換并要嚴格無菌操作,沖洗會陰每日2次,同時每日測體溫3次,以及早發現感染征兆。每日應認真記錄引流液的量及性狀,如病人同時有多支引流時,引流管上要有標記并分別記錄,切忌混淆。如發現引流液為膿性且病人體溫升高,則考慮有感染;如引流量逐漸增加,色淡黃要分析是否有漏尿,報告醫生給予處理。一般情況下24小時引流液小于lOml且病人體溫正常可考慮拔除引流管。
4.術后止痛
一般術后24小時內可用哌替啶50rug加異丙嗪25rug肌內注射,可有效的緩解傷口疼痛。6~8小時可重復一次。也可應用病人自控止痛泵。術后12—24小時病人應半坐臥位,其不僅有利于引流防止感染,而且半臥位時腹肌松弛張力下降可減輕傷口疼痛,由于膈肌下降,有利于呼吸及排痰,減少肺部并發癥的發生。
5.術后惡心、嘔吐及腹脹的觀察和護理
一般術后嘔吐不需要處理,使病人頭偏向一側,嘴邊接好彎盤,及時清理嘔吐物,清潔口腔,保持床單位干凈整潔。嚴重的嘔吐要通知醫生給予藥物治療。術后腹脹是由于腸管暫時麻痹而使過多氣體積于腸腔而又不能從肛門排出造成。術后要勸慰病人不要呻吟、抽涕,未排氣之前不要食用奶制品及甜食,以免增加腸內積氣。并鼓勵、幫助病人早期活動,以促進腸蠕動恢復,防止腸粘連。通常術后48小時后可恢復正常腸蠕動,一經排氣,腹脹可減輕。48小時后若病人仍未排氣,腹脹嚴重應及時查找原因,排除腸梗阻后,可給予肛管排氣或艾灸中腕穴等措施,刺激腸蠕動恢復,以減輕癥狀。
6.飲食護理
術后6~8小時可進流質飲食,忌食牛奶及甜食,肛門排氣后可進半流質,排便后開始進普食。進行胃腸減壓的病人均應禁食。術后病人注意加強營養,增加蛋白質及維生素的攝入,促進傷口愈合。
7.術后7天拆線,年老、體弱或過度肥胖者傷口愈合的難度較大,應延長拆線時間或間斷拆線。
8.出院指導
(1)飲食:應進食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的飲食,但應循序漸進逐步增加食量。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
(2)休息與活動:術后多休息,有足夠的睡眠。逐漸增加活動時間及活動量,活動量的大小應以病人的耐受力而定,應盡力而行。
(3)癥狀觀察:注意傷口愈合情況。若傷口出現紅腫、硬結、疼痛或發熱等癥狀及時來院就醫。全子宮切除術后7—14天,陰道可有少量粉紅色分泌物,這是陰道殘端腸線溶化所致,為乒,F象,不需處理。如陰道出血量多如月經量,應及時就診。傷口拆線后可淋浴。
(4)全子宮切除術后3個月內禁止性生活及盆浴。子宮肌瘤剔除術、卵巢囊腫剔除術及宮外孕手術后1個月內禁止性生活及盆浴。婦科手術病人出院后應在1個月至1個半月來醫院復查。
2011年初級護師考試報名須知:
1、中國衛生人才網 2011年護師考試報名入口
2、2011年護師考試報名時間
3、2011年初級護師考試報名條件
4、2011年初級護師考試時間5月21、22日
5、2011年初級護師考試報考政策
6、2011年初級護師考試科目
7、2011年初級護師考試網上報名時間/現場報名時間
8、2011年初級護師考試主要內容、考試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