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盆腔炎癥
女性內生殖器及其周圍組織、盆腔腹膜發生炎癥時稱為盆腔炎,可將盆腔炎分為急性和慢性兩類。
一、急性盆腔炎
(一)病因
1. 經期衛生不良 使用不潔衛生巾、月經期性交等病原體侵入生殖道,通過上行蔓延引起盆腔炎。
2. 流產后、產后感染 流產后妊娠組織殘留、手術器械消毒不嚴格等均有利于病原體侵入宮腔引起感染。
3.宮腔內手術操作后感染 放置或取出宮內節育器,手術消毒不嚴格或術前慢性炎癥,經手術干擾可引起急性發作或擴散。
4.闌尾炎、腹膜炎等鄰近器官的炎癥經過直接蔓延也可致盆腔炎。以大腸埃希菌為主。
5.生殖道感染 不潔性生活史、性傳播疾病引起陰道炎、宮頸炎,上行引起盆腔炎,主要病原菌是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體。
6.性活動 多個性伴侶、性交過頻等與急性盆腔炎有關。
7.慢性盆腔炎急性發作。
(二)急性盆腔炎臨床表現
1.癥狀
(1)起病時下腹疼痛,呈持續性,活動后加重,發熱,陰道分泌物增多。
(2)腹膜炎時可出現惡心、嘔吐、腹脹、腹瀉。
(3)月經期發病可使經量增多、經期延長。
(4)膀胱刺激癥狀如尿痛、尿頻、排尿困難;直腸刺激癥狀如腹瀉、里急后重、排便困難。腹膜刺激癥狀如壓痛、反跳痛、肌緊張。
2.體征
典型體征呈急性病容,體溫升高,下腹部壓痛、反跳痛、肌緊張。婦科檢查:陰道黏膜充血,膿性分泌物自宮頸口外流。宮頸舉痛,宮體略大、壓痛、活動受限,輸卵管增粗并有壓痛,如為輸卵管卵巢囊腫可觸及包塊。
(三)急性盆腔炎治療原則
1.支持療法
臥床休息,盡量避免不必要的婦科檢查以免炎癥擴散。
2,抗生素治療
是急性盆腔炎主要的治療手段。根據細菌培養和藥敏試驗選擇細菌敏感抗生素。抗生素應用要求達到足量,聯合用藥。
3.手術治療
對藥物治療無效,病人中毒癥狀加重者可手術治療以免膿腫破裂,對于可疑膿腫破裂者需立即剖腹探查。
4.中藥治療以活血化瘀、清熱解毒為主。
(四)急性盆腔炎護理措施
1.體溫過高應給予物理降溫。
2.半臥位,有利于膿液積聚于直腸子宮陷凹而使炎癥吸收或局限。給予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流質、半流質飲食。
3.給予床邊隔離。
4.遵醫囑準確給予抗生素治療并注意變態反應。
5.腹脹時可胃腸減壓,并觀察惡心、嘔吐及腹脹的情況。
6.給予心理支持。
7.觀察病情,發現腹痛加劇、寒戰、高燒、惡心、嘔吐、腹部拒按考慮有膿腫破裂,應通知醫生。
8.健康教育
向病人講解急性盆腔炎的病因、預防措施,教育病人保持會陰部清潔。增加營養,增強體質,提高機體抵抗力,做好經期、孕期、產褥期的衛生宣教。注意性生活衛生,預防性傳播疾病。
二、慢性盆腔炎
(一)病因
慢性盆腔炎常因急性盆腔炎治療不徹底、不及時或病人體質較弱,病程遷延而致。
慢性盆腔炎病程長,癥狀可在月經期加重,機體抵抗力下降時反復發作。
(二)慢性盆腔炎病理
1.慢性子宮內膜炎
2,慢性輸卵管炎與輸卵管積水
3.輸卵管卵巢炎及輸卵管卵巢囊腫
4.慢性盆腔結締組織炎
(三)慢性盆腔炎臨床表現
1.癥狀
(1)全身癥狀多不明顯,有時可有低熱,全身不適,易疲勞。
(2)慢性盆腔痛:下腹墜痛、腰痛、肛門墜脹、月經期或性交后癥狀加重,也可有月經失調、痛經或經期延長。
(3)不孕及異位妊娠:由于輸卵管阻塞而致。
2.體征
婦科檢查:子宮常后位,活動受限,粘連固定,輸卵管炎可在子宮一側或兩側觸到增厚的輸卵管呈條索狀,輸卵管卵巢積水或囊腫可摸到囊性腫物。
(四)慢性盆腔炎治療原則
1.中藥治療
以清熱利濕、活血化瘀為主,也可用中藥灌腸。
2.物理療法
方法有短波、超短波、離子透入、蠟療等。
3.其他藥物治療
在應用抗生素的同時使用。—糜蛋白酶或透明質酸酶,以利粘連和炎癥的吸收,提高療效。
4.手術治療
輸卵管積水、輸卵管卵巢囊腫可手術治療。
(五)慢性盆腔炎護理措施
1.注意個人衛生,節制性生活,防止反復感染,加重病情。
2.指導病人安排好日常生活,避免過度疲勞,增強體質和免疫力。
3.向病人講授疾病發生、發展過程、治療措施,增加病人的參與意識。
4.腹痛、腰痛時注意休息,防止受涼。
2011年初級護師考試報名須知:
1、中國衛生人才網 2011年護師考試報名入口
2、2011年護師考試報名時間
3、2011年初級護師考試報名條件
4、2011年初級護師考試時間5月21、22日
5、2011年初級護師考試報考政策
6、2011年初級護師考試科目
7、2011年初級護師考試網上報名時間/現場報名時間
8、2011年初級護師考試主要內容、考試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