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jié) 子宮頸炎癥
子宮頸炎是婦科常見的疾病之一,分為急性子宮頸炎和慢性子宮頸炎。臨床以慢性子宮頸炎多見。
(一)病因
1.慢性子宮頸炎多由急性子宮頸炎轉變而來,多見于分娩、流產或手術損傷宮頸后,病原體侵入而引起感染。也有的病人無急性子宮頸炎癥狀,直接發(fā)生慢性子宮頸炎。衛(wèi)生不良,雌激素缺乏,局部抗感染能力差,也易引起慢性子宮頸炎。
2.病原體主要為葡萄球菌、鏈球菌、大腸埃希桿菌。隨性傳播疾病的增加,沙眼衣原體及淋病奈瑟菌感染引起的慢性宮頸炎日益增多。
(三)子宮頸炎癥的臨床表現(xiàn)
1.癥狀
慢性子宮頸炎主要癥狀為陰道分泌物增多。由于病原體、炎癥范圍及程度不同,分泌物性狀也不同。多數(shù)呈乳白色黏液狀,也可為淡黃色膿性,如有宮頸息肉時為血性分泌物或性交后出血。病人可有腰骶部疼痛,下墜感。因黏稠膿性分泌物不利于精子穿透而致不孕。
2。檢查可見宮頸有不同程度的糜爛、囊腫、肥大或息肉。
(四)子宮頸炎癥的治療原則
慢性宮頸炎以局部治療為主,在治療前需常規(guī)作宮頸刮片甚至活組織檢查,排除早期宮頸癌。
1.物理治療
是宮頸糜爛最常用的有效治療方法。物理治療的原理是將宮頸糜爛面單層柱狀上皮破壞,使之壞死脫落后由新生的鱗狀上皮覆蓋。治療方法有激光、冷凍、微波療法等。宮頸腺體囊腫也可用物理治療。治療時機是月經干凈后3—7天之內。
2,藥物療法
適宜于宮頸糜爛面小、炎癥浸潤較淺者,F(xiàn)在多用康婦特栓劑每天放入陰道一枚,連續(xù)7—10天。也可用中藥治療。宮頸黏膜炎局部治療效果不佳需全身治療,治療前取宮頸管分泌物作藥敏試驗,根據(jù)結果采用抗感染藥物。
3.手術療法 宮頸息肉可手術摘除。
(五)護理措施
1.向病人傳授防病知識,注意個人衛(wèi)生,每天更換內褲,清洗外陰,定期婦科檢查。
2.為明確診斷應先作宮頸刮片細胞學檢查,排除宮頸癌,解除病人思想負擔。
3.物理治療后分泌物增多,甚至有多量水樣排液,在術后1—2周脫痂時可有少量出血。囑病人保持外陰清潔,每日清洗外陰2次,2個月內禁止性生活、盆浴及陰道沖洗。兩次月經干凈后復查,一般可痊愈,效果欠佳者可進行第二次治療。
4.宮頸息肉手術摘除術后做病理檢查,宮頸管炎病人陰道沖洗后將栓劑置于宮頸管內保證療效。
5.告知急性期病人不宜作物理治療。
2011年初級護師考試報名須知:
1、中國衛(wèi)生人才網(wǎng) 2011年護師考試報名入口
2、2011年護師考試報名時間
3、2011年初級護師考試報名條件
4、2011年初級護師考試時間5月21、22日
5、2011年初級護師考試報考政策
6、2011年初級護師考試科目
7、2011年初級護師考試網(wǎng)上報名時間/現(xiàn)場報名時間
8、2011年初級護師考試主要內容、考試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