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分娩期并發癥婦女的護理
第一節 胎膜早破
(一)概念
胎膜早破是指在臨產前胎膜自然破裂。
常見的分娩期并發癥。
(二)病因
一般認為胎膜早破與以下因素有關:
1.機械性刺激 創傷或妊娠后期性交,增加了絨毛、羊膜感染的機會,引起胎膜炎。
2.羊膜腔內壓力升高 常見于多胎妊娠、羊水過多等。
3.宮頸內口松弛 易于導致感染和前羊膜囊受力不均而發生胎膜早破。
4.下生殖道感染 可由細菌、病毒或弓形蟲引起。
5.胎膜發育不良
(三)臨床表現與并發癥
1.臨床表現
(1)癥狀:孕婦突感有較多液體自陰道流出。
(2)體征:行肛診檢查,觸不到羊膜囊,上推胎兒先露部可見到流液量增多。
2. 并發癥 可引起早產、感染和臍帶脫垂。
(四)輔助檢查
1.陰道液酸堿度檢查 正常陰道液呈酸性,pH值為4.5~5.5;羊水的pH值為7.0~7.5。用pH試紙檢查,若流出液pH值≥6.5時,視為陽性,胎膜早破的可能性極大。
2.陰道液涂片檢查 陰道液干燥片檢查有羊齒狀結晶出現為羊水。
3.羊膜鏡檢查 可直視胎先露部,看不到前羊膜囊,即可確診為胎膜早破。
(五)對母、兒影響
1.對母體的影響
破膜后,易上行感染。若突然破膜,有時可引起胎盤早剝。羊膜腔感染易發生產后出血。有時常合并胎位異常與頭盆不稱。孕婦可能會驚惶失措,擔心會影響胎兒及自身的健康,甚至產生恐懼心理。
2.對胎兒影響
胎膜早破時常誘發早產,早產兒易發生呼吸窘迫綜合征。出生后易發生新生兒吸入性肺炎。臍帶脫垂、胎兒窘迫、胎兒及新生兒顱內出血及感染,嚴重者可導致敗血癥危及胎兒和新生兒生命。
(六)預防
1.積極預防和治療下生殖道感染,重視孕期衛生指導。
2.妊娠后期禁止性交,避免負重及腹部受壓。
3.宮頸內口松弛者,應臥床休息,并于妊娠14一16周行宮頸環扎術,環扎部位應盡量靠近宮頸內口水平。
(七)治療原則
1.住院待產,嚴密注意胎心音變化。胎先露部未銜接者應絕對臥床休息,抬高臀部,避免不必要的肛診與陰道檢查。
2.嚴密觀察產婦的生命體征,白細胞計數,了解感染的征象。
3.一般于胎膜破裂后12小時即給抗生素預防感染發生。
4.<35周時,給予地塞米松10mg,靜脈滴注,每日1次共2次,以促胎肺成熟。若羊水池深度≤2cm,可經腹羊膜腔輸液,減輕臍帶受壓。
5.終止妊娠
監測胎心NST、陰道檢查以確定有無隱性臍帶脫垂,若有臍帶先露或臍帶脫垂應在數分鐘內結束分娩;孕期達35周以上并有分娩發動,可另其自然分娩;若孕齡<37周,已臨產,或孕齡達37周,在破膜12~18小時后尚未臨產者,均可采取措施,盡快結束分娩。
(八)護理措施
1 住院待產胎先露部未銜接者絕對臥床休息,側臥位,抬高臀部,以防臍帶脫垂。
2.密切觀察 定時觀察并記錄羊水性狀、顏色、氣味等;注意胎心率的變化,監測胎動及胎兒宮內安危;嚴密觀察產婦的生命體征,白細胞計數,了解感染的征象。
3.外陰護理 保持外陰清潔,放置吸水性好的消毒會陰墊于外陰,勤換會陰墊,保持清潔干燥;每日用1%苯扎溴銨棉球擦洗會陰部兩次。
4.遵醫囑用藥遵醫囑給予抗生素預防感染,給予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
5.掌握終止妊娠指征。
6.心理護理
7.健康教育
使孕婦重視妊娠期衛生保健,積極預防和治療下生殖道感染;妊娠后期禁止性交,避免負重及腹部受壓;宮頸內口松弛者,應臥床休息,并于妊娠14~16周行宮頸環扎術,環扎部位應盡量靠近宮頸內口水平。
2011年初級護師考試報名須知:
1、中國衛生人才網 2011年護師考試報名入口
2、2011年護師考試報名時間
3、2011年初級護師考試報名條件
4、2011年初級護師考試時間5月21、22日
5、2011年初級護師考試報考政策
6、2011年初級護師考試科目
7、2011年初級護師考試網上報名時間/現場報名時間
8、2011年初級護師考試主要內容、考試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