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產科護理學 第十四章 異常產褥產婦的護理(3)
時間:2009-11-30 21:31
來源:婦產科主治醫師考試 作者:lengke
點擊:次
三、參考答案
(一)名詞解釋
1.產褥感染:指分娩時及產褥期生殖道受病原體感染,引起局部或全身的炎癥變化。
2.產褥病率:指分娩24小時以后的10日內,用口表每日測量體溫4次,有2次≥38℃。
3.產褥期抑郁癥:是指產婦在分娩后出現抑郁癥狀,是一組非精神病性的抑郁綜合征。
(二)填空題
1.分娩時 產褥期
2. 24 10 2 38
3.產褥感染 呼吸道感染 泌尿系感染 乳腺炎
4. 2 4~6
5.半臥
(三)單項選擇題
1.A 2.E 3.E 4.C 5.E 6.D 7.B 8.C 9.A 10.D 11.A 12.A 13.D 14.E 15.E
(四)簡答題
1.①產婦體質虛弱,營養不良,貧血,慢性疾病。②妊娠晚期性生活致胎膜早破。③產科手術操作不規范。④產程延長。⑤產后出血。
2.①加強營養,糾正貧血,增加機體抵抗力。②孕晚期禁止盆浴和性交,預防胎膜早破等誘因。③醫護人員要嚴格遵守消毒隔離制度和無菌操作規程,避免無謂的肛門檢查和陰道檢查。④防止產道損傷和產后出血。⑤產后做好會陰護理,必要時應用抗生素。
3.①加強健康教育,提高孕婦對妊娠、分娩知識的了解,減輕緊張和心理壓力。②實施導樂分娩,給予產婦心理支持、生理支持和技術支持。③避免不良因素刺激。④重癥產褥期抑郁癥應給予心理治療和必要的藥物治療。⑤產后定期隨訪,提供心理咨詢。
(五)論述題
(1)會陰切口感染,可能存在子宮復舊不良和/或子宮內膜炎。依據:會陰切口疼痛、紅腫;分娩過程中有宮縮乏力,胎頭吸引,產后出血;下腹正中有壓痛。
(2)①控制感染:嚴密觀察體溫、脈搏、呼吸、血壓、意識及全身情況,注意子宮復舊、惡露的顏色、量、性狀、氣味和側切口的愈合情況;體溫超過39℃以上者給予物理降溫,鼓勵產婦多飲水,進食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加強口腔、皮膚的清潔護理;遵醫囑做好細菌培養,及時應用抗生素。②減輕疼痛:提供良好的休養環境,指導產婦采取健側臥位或半臥位,保持切口干燥、清潔;會陰擦洗每日2次;遵醫囑給宮縮劑。
------分隔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