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正常分娩期產婦的護理
一、考試重點
1.分娩是指妊娠滿28周及以后,胎兒及其附屬物由母體全部娩出的過程。影響分娩的因素有產力、產道、胎兒及精神心理因素。子宮收縮力(簡稱宮縮)是分娩的主要產力,貫穿于分娩的全過程,正常宮縮具有節(jié)律性、對稱性、極性和縮復作用的特點。產道分為骨產道和軟產道。軟產道是由子宮下段、子宮頸、陰道及骨盆底軟組織構成的彎曲管道。子宮峽部非孕時1cm,到妊娠末期及臨產后逐漸被拉長至7~10cm,形成子宮下段。
2.分娩機制是指胎兒先露部在通過產道時,為適應骨盆各平面的形態(tài)特點,被動地進行一系列轉動,以其最小徑線通過產道的全過程。包括銜接、下降、俯屈、內旋轉、仰伸、復位及外旋轉、胎兒娩出。銜接是指胎頭雙頂徑進入骨盆入口平面,胎頭顱骨最低點接近或達到坐骨棘水平。枕左前位時胎頭以枕額徑銜接。
3.見紅是分娩比較可靠的征兆。臨產開始的標志為有規(guī)律且逐漸增強的子宮收縮,同時伴隨進行性宮頸管展平、宮口擴張和胎先露部下降。
4.總產程臨床分為3個時期。第一產程又稱宮頸擴張期,從規(guī)律宮縮到宮口開全。初產婦約需11~12h,經產婦約需6~8h。第二產程又稱胎兒娩出期,從宮口開全到胎兒娩出。初產婦約需1~2h,經產婦數(shù)分鐘或1h。第三產程又稱胎盤娩出期,從胎兒娩出到胎盤娩出,約需5~15min,不超過30min。
5.第一產程要密切觀察宮縮、宮口擴張(又分潛伏期和活躍期)、胎先露下降及胎心情況,根據(jù)情況給予灌腸。通過肛查或陰道檢查可確定宮口擴張及胎先露下降程度。坐骨棘平面是判斷胎頭高度的標志。
6.第二產程當胎頭撥露、陰唇后聯(lián)合緊張時,開始保護會陰,協(xié)助胎兒娩出。
7.第三產程注意觀察胎盤剝離征象,協(xié)助胎盤娩出,檢查胎盤胎膜,預防產后出血,并做好新生兒即時護理和Apgar評分(指標有心率、呼吸、肌緊張、皮膚顏色、喉反射)。其中清理呼吸道是首要措施。產后在產房觀察2h,觀察血壓脈搏、子宮收縮、宮底高度、陰道流血量、會陰及陰道血腫、膀胱充盈等情況。
二、練習題
(一)名詞解釋
1.分娩 2.分娩機制 3.銜接 4.胎頭撥露 5.胎頭著冠 6.潛伏期 7.活躍期
(二)填空題
1.影響分娩的四因素是 、 、 及 。
2.正常宮縮具有 、 、 和 的特點。
3.左枕前位時,正常情況下,胎頭以 銜接,并且胎頭矢狀縫銜接在骨盆入口的 上,胎頭枕骨在骨盆 。
4.第一產程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是 、 、 和 。
5.臨產開始的標志為 且 ,同時伴隨 、 和 。
6.Apgar評分以 、 、 、 及 5項體征為依據(jù)。
7. Apgar評分: 分屬正常新生兒; 分為輕度窒息,需清理呼吸道、吸氧等處理; 分為重度窒息,需緊急搶救。
8.臨產后,應鼓勵產婦每 h排尿一次,以免膀胱充盈影響宮縮及胎頭下降。
9.潛伏期每 h聽一次胎心,進入活躍期每 min聽一次,每次聽診 min,應在 期聽診。
10.破膜后應立即 ,并及時記錄 。
11.軟產道是由 、 、 及 組成的一彎曲管道。
12.通過 或 可確定宮口擴張及胎先露下降程度。
13.枕骨露出恥骨弓時,囑產婦宮縮時 ,宮縮間歇期 ,接生者協(xié)助胎頭仰伸娩出。
14.枕前位分娩機制主要動作有 、 、 、 、 、 及 和 。
(三)單項選擇題
1.下列哪項不是新生兒評分的指標
A.心率 B.呼吸 C.肌緊張 D.體溫 E.喉反射
2.枕先露時,胎頭以哪條徑線通過骨盆?
A.枕額徑 B.枕頦徑 C.矢狀縫 D.雙頂徑 E.枕下前囪徑
3.新生兒護理首選的措施是
A.保暖 B.清理呼吸道
C.結扎臍帶 D.記錄出生時間 E.新生兒評分
4.臨產的主要標志是
A.不規(guī)則宮縮 B.規(guī)律性宮縮,陰道流血
C.規(guī)律性宮縮,宮頸口不擴張 D.見紅
E.規(guī)律性宮縮并逐漸加強,伴宮頸口擴張和胎先露下降
5.下述哪種情況可以灌腸
A.經產婦宮口開至lcm B.子宮收縮過強
C.胎兒宮內窘迫 D.重度妊高征 E.妊娠合并心臟病
6.第三產程處理錯誤的是
A.胎兒娩出后應立即擠壓子宮,促使胎盤娩出
B.胎盤娩出后詳細檢查胎盤胎膜 C.檢查陰道,會陰有無裂傷
D.產婦在產房觀察2h E.產后2h情況良好,護送到休養(yǎng)室
7.第三產程對胎盤、胎膜的檢查,下列錯誤的是
A.平鋪胎盤,看胎盤是否完整 B.提起胎盤,看胎膜是否完整
C.胎兒面邊緣有無斷裂的血管
D.疑有少許小塊胎膜殘留,應手入宮腔取出
E.疑有副胎盤或部分胎盤殘留,應手入宮腔取出
8.關于正常枕先露分娩機轉,正確的是
A.下降、銜接、內旋轉、俯屈、仰伸、復位外旋轉
B.銜接、俯屈、內旋轉、下降、仰伸、復位外旋轉
C.銜接、下降、俯屈、內旋轉、仰伸、復位外旋轉
D.下降、俯屈、銜接、內旋轉、仰伸、復位外旋轉
E.銜接、下降、內旋轉、俯屈、仰伸、復位外旋轉
9.進入第二產程的主要標志是
A.產婦屏氣向下用力 B.胎足露出陰道口
C.產婦排便感強烈 D.子宮口開全 E.臍帶脫出于陰道口外
10.觀察先露下降程度的標志是
A.骶岬 B.骶骨 C.坐骨結節(jié) D.坐骨棘 E.坐骨切跡
11.何時開始保護會陰
A.宮口開全時 B.胎頭撥露使會陰后聯(lián)合緊張時
C.胎頭著冠時 D.胎頭仰伸時 E.胎頭俯屈時
12.下列哪項不是胎盤剝離的征象
A.宮底上升 B.陰道少量流血
C.陰道口外露的臍帶自行縮回 D.陰道口外露臍帶自行延伸
E.用手按壓子宮下段時,陰道口外露臍帶不回縮
13.出生1分鐘的新生兒,心率94次/分,無呼吸,四肢稍屈,無喉反射,口唇青紫全身蒼白。Apgar評分評為
A.4分 B.3分 C.2分 D.1分 E.0分
14.有關分娩臨床過程,錯誤的是
A.規(guī)律性宮縮由弱到強 B.宮頸口擴張分潛伏期與活躍期
C.潛伏期約需18h D.活躍期約需4h E.破膜多在第一產程末
15.分娩期產婦灌腸,應使用
A.溫肥皂水 B.生理鹽水 C.白開水 D.1,2,3溶液 E.各種植物油
16.肛門檢查不能了解
A.胎兒成熟度 B.宮口擴張情況
C.先露高低 D.骨盆腔情況 E.有無破膜
17.于第一產程期間,下列哪項適宜灌腸
A.經產婦宮口擴張4cm B.胎膜破裂
C.有剖宮產史 D.初產婦宮口擴張2cm E.以上都不是
18.下列哪項不是決定分娩難易的重要因素
A.胎兒大小 B.胎方位 C.胎心率 D.骨盆大小 E.產力強弱
19.關于分娩先兆,下述哪項是錯誤的
A.見紅多在分娩開始前24~48小時 B.見紅是分娩開始較可靠的征象 C.初產婦見紅血量比經產婦多 D.哌替啶能抑制假陣縮
E.假陣縮的特點是持續(xù)時間短且不恒定
20.王女士,第二胎,孕40周,5年前第一胎因前置胎盤行剖宮產術,檢查宮口開大2cm,胎位為枕左前,胎心音132次/min。下列護理措施中哪項是錯誤的
A.備皮 B.鼓勵少量多次進食
C.灌腸 D.嚴密觀察產程 E.勤聽胎心音
21.王女士,妊娠39周住院待產,檢查:規(guī)律宮縮,枕左前位,胎心146次/min,宮口開大3cm,護理措施中錯誤的是
A.指導合理進食 B.休息時取左側臥位
C.宮縮時囑正確用腹壓 D.每隔1~2h聽一次胎心
E.鼓勵2~4h排尿一次
22.產婦孫女士自然分娩,產后2h觀察內容不包括
A.血壓及脈搏 B.子宮收縮情況
C.陰道流血量 D.乳汁分泌情況 E.膀胱充盈情況
23.分娩時最主要的產力是
A.子宮收縮力 B.肛提肌收縮力
C.腹肌收縮力 D.膈肌收縮力 E.骨骼肌收縮力
24.新生兒Apgar評分為4分,首選措施是
A.口對口人工呼吸法 B.清理呼吸道
C.肌注呼吸興奮劑 D.心腦復蘇 E.臍靜脈注射“三聯(lián)針”
25.子宮頸口開全是指
A.宮口開大4cm B.宮口開大5cm
C.宮口開大8cm D.宮口開大8~9cm E.宮口開大10cm
(四)簡答題
1.簡述子宮收縮力的作用及特點。
2.如何處理第三產程,以預防產后出血?
3.簡述產程分期。
4.簡述胎盤剝離的征象。
5.簡述產后2h觀察的內容。
(五)論述題
王女士,27歲,初孕39周,腹部陣痛并逐漸增強5小時入院待產。產前檢查各項記錄均無異常,聽診心肺無異常,精神較緊張。產科檢查:枕左前位,宮縮持續(xù)50秒、間歇3~4分鐘,宮縮強度中等,胎心140次/min,宮口開大3cm,觸及前羊水囊,先露為頭,S-1。
問題:
(1)說出主要的處理方法。
(2)應采取哪些護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