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胎兒及新生兒異常的護理
一、考試重點
1.胎兒窘迫是指胎兒在子宮內(nèi)有缺氧現(xiàn)象,危及胎兒健康和生命者。可分為急性胎兒窘迫和慢性胎兒窘迫。前者多發(fā)生于分娩期,后者多發(fā)生于妊娠晚期。急性胎兒窘迫表現(xiàn)為胎心率加快或減慢,胎動頻繁或減少,羊水胎糞污染,胎兒頭皮血PH<7.20,其中胎動變頻是胎兒缺氧的最早信號,胎動消失后24h,胎心音消失,胎兒死亡。護理措施首先應指導孕婦左側臥位,間斷吸氧,積極尋找病因并予以糾正;無法改善者,應迅速終止妊娠。
2.新生兒窒息指胎兒娩出后1分鐘,僅有心跳而無呼吸或未建立規(guī)律呼吸的缺氧狀態(tài)。可分為輕度(青紫)窒息和重度(蒼白)窒息,二者的臨床表現(xiàn)不同,應注意鑒別,并按著A(清理呼吸道)、B(建立呼吸,增加通氣)、C(維持正常循環(huán))、D(藥物治療)、E(評價)步驟進行復蘇,其中清理呼吸道是首選措施。復蘇過程及復蘇后的護理對新生兒的預后非常重要。
3.新生兒頭顱血腫是分娩時顱骨骨膜下血管破裂,血液積聚在骨膜下而形成。頭顱血腫與胎頭水腫臨床特點不同,應注意鑒別。護理包括防治出血和預防感染。新生兒骨折多因難產(chǎn)時助產(chǎn)手法不當引起,鎖骨骨折最常見。
二、練習題
(一)名詞解釋
1.胎兒窘迫 2.新生兒窒息 3.新生兒頭顱血腫
(二)填空題
1.胎兒窘迫可分為 和 兩類。
2.急性胎兒窘迫多發(fā)生于 期,慢性胎兒窘迫多發(fā)生于 期。
3.胎動消失后,胎心在 小時內(nèi)也會消失。
4.搶救新生兒窒息的首要措施是 。
5.新生兒窒息行體外心臟按摩,每分鐘按壓 次左右,按壓深度以胸廓按下 cm 為宜。
6.新生兒頭顱血腫多見于 骨;新生兒骨折最常見于 骨。
7.產(chǎn)婦分娩前4h使用麻醉藥物致新生兒窒息者,可給予 肌內(nèi)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