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中藥飲片的生產秩序比較混亂。
「來源」本品為鉗蝎科動物東亞鉗蝎的干燥體。
「異名」全蟲、蝎子。
「炮制」除去雜質,洗凈,干燥。如為鹽水貨則用清水漂兩天,每天換水1~2次,洗凈,取出,干燥。
「成品性狀」本品頭胸部與前腹部呈扁平長橢圓形,后腹部呈尾狀,皺縮彎曲,完整者體長約6cm.頭胸部呈綠褐色,前面有1對短小的螯肢及1對較長大的鉗狀腳須,形似蟹螯,背面覆有梯形背甲,腹面有足4對,均為7節,末端各具2爪鉤;前腹部由7節組成,第7節色深,背甲上有5條隆脊線。背面綠褐色,后腹部棕黃色,6節,節上均有縱溝,末節有銳鉤狀毒刺,毒刺下方無距。氣微腥,味咸。無雜質,無蟲蛀。
「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測定法項下的熱浸法(附錄XA)測定,用稀乙醇作溶劑,不得少于20.0%.
「性味與歸經」辛,平;有毒。歸肝經。
「功能與主治」息風鎮痙,攻毒散結,通絡止痛。用于小兒驚風,抽搐痙攣,中風口喎,半身不遂,破傷風,風濕頑痹,偏正頭痛,瘡瘍,瘰疬。
「炮制目的」本品經漂洗后,可使藥物潔凈,減除毒性和鹽分。
「用法與用量」3~6g.
「貯藏」置干燥處,防蛀。
「備注」全蝎有清水貨和鹽水貨之分,有些地方兩者均須用薄荷水(每全蝎100kg,用薄荷水20kg泡洗全蟲)或用酒(每全蝎100kg,用酒20kg洗全蟲)制后入藥,認為可增強全蝎的通經達絡及驅風鎮痙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