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制劑穩(wěn)定性研究中,以藥物含量降低10%所需的時間(即t0.9)為有效期,藥物含量降低50%所需的時間(即t1/2)為半衰期。
為了預測制劑的有效期和半衰期,常采用留樣觀察法和加速試驗法。
1.留樣觀察法
將樣品置于通常的室溫貯存條件下,定期記錄和考察有關的穩(wěn)定性指標,每月考察一次,通過與0月結果比較,以確定該產品有效期的方法。
2.加速試驗法
根據化學動力學原理,在高溫、高濕或強光等超常條件下進行加速試驗,預測藥物制劑室溫有效期的方法。
(1)常規(guī)試驗法:通常將一定數量的三批制劑于37℃~40℃、相對濕度75%的條件下放置3個月,每月考察1次,連續(xù)3個月,如穩(wěn)定,相當于樣品可保存2年。此法由美國FDA提出。
(2)經典恒溫法:由于制劑中的藥物,反應速度通常都比較緩慢,室溫條件下難以測得其分解速度,因此必須提高溫度以加速其分解。加速反應在恒溫條件下進行,反應時間到達后,立即取出樣品,冷卻,再立即測定反應物的濃度。每隔一定時間取樣,將每次測得的濃度轉換成對數,然后以反應物濃度的對數(lgC)對反應時間t作圖,如為直線則該反應為一級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