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破傷風最早出現肌肉強烈收縮的部位是
A 四肢肌
B 面肌
C 頸項肌
D 呼吸肌
E 咀嚼肌
答案:E
最先是咬肌,以后依次為面肌、頸項肌、背腹肌、四肢肌、膈肌和肋間肌。面部表情肌陣發性痙攣可出現苦笑面容,背腹肌同時收縮時,因背肌力量大,而出現角弓反張。
12. 注射破傷風抗毒素(TAT)的目的是
A 對易患人群進行預防接種
B 殺滅傷口中繁殖的破傷風梭菌
C 對可疑或確診的破傷風病人進行緊急預防或治療
D 主要用于兒童的預防接種
E 中和與神經細胞結合的毒素
答案:C
防治預防破傷風最可靠的方法是注射破傷風類毒素;中和游離的毒素:一般用抗毒素2萬~3萬U加入5%葡萄糖溶液 5.0~1 000ml,緩慢靜脈滴入。
13. 關于破傷風,正確的描述是
A 頸部肌肉強烈收縮最早出現
B 光線不能誘發全身肌肉抽搐
C 嚴重者神志不清
D 可出現尿潴留
E 不會發生骨折
答案:D
破傷風的并發癥有窒息、肺部感染、酸中毒、循環衰竭。
14. 以下哪項不是創口的局部表現
A 疼痛
B 功能障礙
C 腫脹
D 體溫升高
E 充血
答案:D
15. 下述哪項因素有利于創傷修復和傷口愈合
A 細菌感染
B 血液循環不良
C 異物存留
D 局部制動
E 服用皮質激素類藥物
答案:A
16. 影響創傷修復的因素
A 感染
B 異物存留或失活組織過多
C 血液循環障礙
D 局部制動不夠
E 以上都是
答案:E
A、B、C、D均為影響因素,另外還包括全身因素,營養不良,使用皮質激素,消炎痛,細胞毒物質,免疫功能低下的疾病。
17. 創傷搶救中,需首先處理
A 出血
B 休克
C 窒息
D 骨折
E 內臟損傷
答案:C
搶救危重患者的基本措施可概括為“ABC”的支持。
18. 面頰部開放性損傷后12小時,局部處理宜
A 按感染傷口對待,只換藥不清創
B 清創后延期縫合
C 清創后不縫合
D 清創后一期縫合
E 換藥觀察,延期縫合
答案:D
頭面部傷口,因其局部血循環良好,傷后12小時或更多時間內仍可按沾染傷口處理。污染傷口經過清創處理使其轉變成或接近于清潔傷口,當即縫合或延期縫合。爭取達到一期愈合。
19. 創傷最常見的并發癥是
A 休克
B ARDS
C 化膿性感染
D 多器官衰竭綜合征(MOF
E 急性腎衰
答案:C
創傷最常見的并發癥是化膿性感染。
20. 嚴重損傷后需及時處理的代謝變化是
A 代謝性堿中毒
B 呼吸性堿中毒
C 早期混合性堿中毒
D 代謝性酸中毒
E 混合性酸中毒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