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分44.5, 考試時間90分鐘)
一、
以下每一道考題下面有A、B、C、D、E五個備選答案。請從中選擇一個最佳答案。
1. 外科感染的局部治療方法中錯誤的是
A 散瘀消腫
B 患部適當活動,促進循環
C 伴有嚴重中毒癥狀時切開減壓
D 必要時切除發炎臟器
E 加強營養支持
答案:D
①局部制動和休息,利于炎癥局限化和減輕疼痛;②外用藥可改善局部血運,散瘀消腫,加快局限化,促進肉芽組織生長;③物理療法能改善血運,促進吸收或局限化;④手術治療包括膿腫切開引流、切除感染病灶。
2. 外科慢性感染是指病程在
A 3周以內
B 4周以內
C 1個月內
D 2個月以內
E 超過2個月
答案:D
病程超過2個月,者稱慢性感染
3. 癰常發生于身體的
A 頸項部
B 胸部
C 腰部
D 會陰部
E 下肢
答案:A
癰常發生于成年人,多見于頸項、背等厚韌皮膚部。
4. 有關癰處理方法錯誤的是
A 中央部壞死組織多,全身癥狀重者,應手術治療
B 切口應扭出炎癥范圍
C 切開至皮膚全層
D 盡量剪除壞死組織
E 唇癰不宜切開
答案:C
應切開引流(但唇癰不宜采用),常用“+”或“++”形切口,并要超過病變范圍少許,深達筋膜,盡量去除壞死組織。
5. 面部“危險三角區”的癤的主要危險是
A 易引起眼球感染
B 易侵入上頜竇
C 可導致海綿狀靜脈竇炎
D 易導致中耳炎
E 抗生素治療無效
答案:C
面部“危險三角區”的上唇周圍和鼻部癤,如被擠壓或挑破,感染容易沿內眥靜脈和眼靜脈進入顱內海綿狀靜脈竇,引起化膿性海綿狀靜脈竇炎。
6. 丹毒的致病菌是
A 梭狀芽胞桿菌
B β-溶血性鏈球菌
C 金黃色葡萄球菌
D 白色念珠菌
E 表皮葡萄球菌
答案:B
β溶血性鏈球菌從皮膚、黏膜的極小傷口侵入所致的皮膚及其網狀淋巴管的急性炎癥。
7. 口底、頜下和頸部的急性蜂窩織炎可并發
A 菌血癥
B 敗血癥
C 化膿性海綿狀靜脈竇炎
D 喉頭水腫
E 面部蜂窩織炎
答案:D
面、頜下和頸部的急性蜂窩織炎,可發生喉頭水腫和壓迫氣管,引起呼吸困難,甚至窒息。
8. 膿性指頭炎切開引流時最好采用
A 側面橫切口
B 側面縱切口
C 掌面橫切口
D 掌面縱切口
E 魚口形切口
答案:B
腫脹不明顯時,可熱敷、外敷并加用抗生素。一旦出現搏動性跳痛,即使無波動感亦應盡早行切開減壓。于患指側面做縱形切口,但不要超過末節指間關節,膿腔大時也可做對口引流。
9. 下列哪項是特異性感染
A 癤
B 丹毒
C 氣性壞疸
D 新生兒皮下壞疸
E 膿性指(趾)頭炎
答案:C
通常按致病菌分為兩類。①非特異性感染:即化膿性或一般感染。如癤、癰、丹毒、急性闌尾炎等。②特異性感染:常見的有結核、破傷風、氣性壞疽。
10. 不能引起特異性感染的是
A 破傷風梭菌
B 結核桿菌
C β-溶血性鏈球菌
D 真菌
E 梭狀芽胞桿菌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