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手術室與病區間交接患者時,雙方確認手術前準備皆已完成,主動邀請患者參與與確認。手術室護士要與病房責任護士或組長一起,根據“術前準備單”查對患者術前準備落實情況,包括科別、住院號、床號、姓名、手腕帶、性別、年齡、診斷、手術名稱及部位(左右)及其標志、術前用藥、輸血前九項結果、藥物過敏試驗結果與手術通知單是否相符,手術醫囑所帶的藥品、物品(如CT、X線片)。評估病人的整體狀況及皮膚情況,詢問過敏史。
2)手術護士檢查準備手術器械是否齊全,各種用品類別、規格、質量是否符合要求。病人體位擺放是否正確,盡可能暴露術野,防止發生墜床和壓瘡。
3)手術人員(手術醫師、麻醉師和手術護士)手術前要根據“手術安全核對單”再次核對科別、住院號、床號、姓名、手腕帶、性別、年齡、診斷、手術部位、麻醉方法及用藥、配血報告等。在麻醉、手術開始實施前,實施“暫停”程序,由手術者、麻醉師、洗手/巡回護士在執行最后核對程序后,方可開始實施麻醉、手術。
4)洗手護士打開無菌包時,查包內化學指標卡是否達標,凡體腔或深部組織手術,手術前和術畢縫合前洗手護士和巡回護士都必須嚴格核對,共同唱對手術包內器械、大紗墊、紗布、縫針等數目,并由巡回護士即時在手術護理記錄單記錄并簽名。術前、術后包內器械及物品數目相符,核對無誤后,方可通知手術醫師關閉手術切口,嚴防將異物留于體腔內。
5)手術切除的活檢標本,應由洗手護士與手術者核對,建立標本登記制度,專人負責病理標本的送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