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在线观看视频_欧美激情综合五月色丁香_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婷婷月色_日韩欧美精品在线不卡

免費注冊 找回密碼

初級護師考試(外科護理學)講義 第三十二章(3)胰腺癌及壺腹部癌

時間:2012-08-14 16:13來源:初級護師考試 作者:lengke 點擊:
  
第三節 胰腺癌及壺腹部癌

  胰腺癌是消化系統較常見的惡性腫瘤。我國胰腺癌的發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男性多于女性,年齡多為40歲以上。早期診斷困難,預后差。胰頭癌是胰腺癌中最常見的一種,約占胰腺癌的2/3。

  一、胰腺癌
  (一)病因病理
  1.病因
  尚不清楚。
吸煙被認為是胰腺癌的主要危險因素,香煙煙霧中的亞硝胺有致癌作用。高蛋白和高脂肪飲食可增加胰腺對致癌物質的敏感性。此外,糖尿病、慢性胰腺炎病人發生胰腺癌的危險性高于一般人群。
  2.病理
  胰腺癌包括胰頭癌、胰體尾癌和胰腺囊腺癌。組織類型以導管細胞癌多見,其次為黏液癌和腺鱗癌等。胰頭癌可經淋巴轉移至胰頭前后、幽門上下、肝十二指腸韌帶內、肝總動脈、腸系膜根部及腹主動脈旁淋巴結;晚期可轉移至鎖骨上淋巴結。胰頭癌亦可直接浸潤鄰近臟器,如膽總管、胃、十二指腸、腹腔神經叢。部分經血行轉移至肝、肺、骨、腦等處。此外,還可經腹腔種植。
  
胰腺癌的組織學類型以導管細胞癌最多,約占90%。其組織學分類尚無統一方案,下列分類法可作為參考①導管細胞癌:乳頭狀腺癌、管狀腺癌、囊腺癌、鱗形上皮癌、腺鱗癌、黏液癌等;③腺泡細胞癌;③胰島細胞癌;④其他未分化癌、胰母細胞癌、癌肉瘤等。
  (二)臨床表現
  (1)
上腹痛和上腹飽脹不適:是最常見的首發癥狀。早期由于胰、膽管梗阻,管腔內壓增高,呈上腹鈍痛、脹痛,可放射至后腰部。少數病人呈劇痛。
  胰體部癌則以腹痛為主要癥狀,夜間較白天明顯。晚期癌浸潤神經叢,使腹痛加重,日夜腹痛不止,常取膝肘位緩解疼痛。
  (2)
黃疸:是胰頭癌最主要的癥狀和體征。黃疸一般是進行性加重,可伴有瘙癢癥。大便呈陶土色。皮膚黃染呈棕色或古銅色,有皮膚瘙癢癥。
  (3)消化道癥狀:如食欲不振、腹脹、消化不良、腹瀉或便秘。部分病人可有惡心嘔吐。晚期癌瘤侵及十二指腸或胃可出現上消化道梗阻或出血。
  (4)乏力和消瘦:患病初期即有乏力、消瘦體重下降。是由于飲食減少、消化不良、休息、睡眠不足和癌瘤增加消耗等因素所致。
  (5)晚期胰腺癌者可出現上腹固定的腫塊,腹水征陽性。進一步可有惡病質及肝、肺或骨骼轉移等表現。
  (三)輔助檢查
  (1)實驗室檢查:常見血紅蛋白值下降;膽道梗阻時血清總膽紅素和直接膽紅素、堿性磷酸酶升高,轉氨酶可輕度升高,尿膽紅素陽性;部分病例見血、尿淀粉酶值升高,或血糖升高、尿糖陽性;CEA、胰胚抗原、糖類抗原19-9(CA19-9)等胰腺癌血清學標記物可升高。其中
CA19-9是最常用的輔助診斷和隨訪項目
  (2)影像學檢查:
  1)B超檢查:可以發現胰腺腫塊、膽囊增大、膽管擴張,同時可觀察有無肝臟及腹腔淋巴結腫大。
  2)X線檢查:鋇餐檢查可發現十二指腸曲擴大,局部黏膜皺襞異常、充盈缺損、不規則、僵直等。
  3)
CT:能清楚顯示腫瘤部位及與之毗鄰器官的關系,對判斷腫瘤能否切除有重要意義
  4)
ERCP:可直接觀察十二指腸乳頭部的病變,并能進行活檢。造影可顯示膽管或胰管的狹窄或擴張。
  5)PTC:可顯示膽道的變化。可了解膽總管下端的狹窄程度。造影后置管引流膽汁可減輕黃疸。其缺點是可能并發膽漏、出血等,應注意避免。
  6)選擇性動脈造影:腹腔動脈造影可顯示胰腺癌所造成的血管改變,對估計根治性手術的可行性有一定意義。
  (四)治療原則
  
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和早期手術治療。手術切除是胰頭癌治療的有效方法
  (1)手術切除:胰腺癌未有遠處轉移者,應爭取手術切除。
  手術是
胰頭十二指腸切除術(Whipple術),即切除遠端胃、膽囊、膽總管、十二指腸、胰頭和空腸上段。切除后再將膽、胰、胃與空腸重建,重建有不同方式。對腫瘤侵及門靜脈、腸系膜上靜脈者可將其一段血管連同腫瘤切除,再行血管移植吻合,此種手術稱擴大切除術。為防止術后殘胰復發,可行全胰切除術。為達到根治目的,手術同時要將所屬淋巴結清除。
  (2)輔助治療:化學治療、免疫療法、放療、維生素、中藥等。
  (五)護理措施
  1.手術前護理
  (1)心理護理:胰腺癌病人大多就診晚,預后差。病人多處于40~60歲,家庭責任較重,很難接受診斷,常會出現否認、悲觀的情緒,對治療缺乏信心。應以同情、理解的態度對待病人。講解與疾病和手術相關的知識;每次檢查及護理前給予解釋,幫助病人和家屬進行心理調節,使之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2)疼痛護理:對于疼痛劇烈的胰腺癌病人,及時給予有效的鎮痛劑止痛,并教會病人應用各種非藥物止痛的方法。
  (3)改善營養狀態:通過提供高蛋白、高糖、低脂和豐富維生素的飲食,腸外營養或輸注白蛋白等改善營養狀態。
有黃疸者,靜脈補充維生素K
  (4)控制血糖:對合并高血糖者,應調節胰島素用量。對胰島素瘤病人,應注意病人的神態和血糖的變化。若有低血糖表現,適當補充葡萄糖。
  (5)控制感染:有膽道梗阻繼發感染者,遵醫囑給予抗生素控制感染。
  (6)作好腸道準備:術前一天給流質并口服抗生素,如新霉素或慶大霉素;術前晚灌腸,以減少術后腹脹和并發癥的發生。
  2.術后護理
  (1)預防休克發生:密切觀察生命體征、傷口滲血及引流液,準確記錄出入量。靜脈補充水和電解質,必要時輸血,同時補充維生素K和C,應用止血藥,防止出血傾向。
  (2)控制血糖:監測血糖、尿糖和酮體水平。按醫囑給予胰島素,控制血糖在8.4~11.2mmol/L。若發生低血糖,應補充適量葡萄糖。
  (3)引流管護理:妥善固定各種引流管,保持引流通暢。觀察并記錄引流液的色、質和量。若呈血性,為內出血可能;若含有胃腸液、膽汁或胰液,要考慮吻合口瘺、膽瘺或胰瘺的可能;若為混濁或膿性液體,需考慮繼發感染的可能,取液體作涂片檢查和細菌培養。
  (4)防治感染:術后合理使用抗生素,及時更換傷口敷料,注意無菌操作。
  (5)營養支持:術后一般禁食2~3天,靜脈補充營養。拔除胃管后給予流質,再逐步過渡至正常飲食。胰腺切除后,胰外分泌功能嚴重減退,應根據胰腺功能給予消化酶制劑或止瀉劑。
  (6)
常見并發癥的觀察和護理
  1)
胰瘺:表現為腹痛、腹脹、發熱、腹腔引流液淀粉酶增高。典型者可自傷口流出清亮液體,腐蝕周圍皮膚,引起糜爛疼痛。應于早期持續吸引引流,周圍皮膚涂以氧化鋅軟膏保護,多數胰瘺可以自愈。
  2)
膽瘺:多發生于術后5~10天,表現為發熱、腹痛及膽汁性腹膜炎癥狀,T型管引流量突然減少,但可見沿腹腔引流管或腹壁傷口溢出膽汁樣液體。術后應保持T型管引流通暢,每日作好觀察和記錄。對膽瘺周圍皮膚的護理同胰瘺護理。
  3)
出血:術后早期1~2天內的出血可因凝血機制障礙、創面廣泛滲血或結扎線脫落等引起;術后1~2周發生的出血可因胰液、膽汁腐蝕以及感染所致。表現為嘔血、便血、腹痛,以及出汗、脈速、血壓下降等。出血量少者可予止血藥、輸血等治療,出血量大者應再次手術止血。
  4)
膽道感染:多為逆行感染,若胃腸吻合口離膽道吻合口較近,進食后平臥時則易發生。表現為腹痛、發熱,嚴重者可出現敗血癥。故進食后宜坐15~30分鐘以利胃腸內容物引流。主要治療為應用抗生素和利膽藥物,防止便秘。
  3.健康教育
  (1)40歲以上,短期內出現持續性上腹部疼痛、悶脹、食欲明顯減退、消瘦者,應注意對胰腺作進一步檢查。
  (2)飲食宜少量多餐,予以高蛋白、高糖、低脂肪飲食,補充脂溶性維生素。
  (3)定期監測血糖、尿糖,發生糖尿病時給予藥物治療和飲食控制。
  (4)定期化療或放療。放、化療期間定期復查血常規,一旦出現骨髓移植現象,應暫停放、化療。
  (5)每3~6個月復查1次,若出現進行性消瘦、貧血、乏力、發熱等癥狀,應及時就診。

  二、壺腹部癌
  (一)病理
  
壺腹部癌的組織類型以腺癌最多見,其次為乳頭狀癌、黏液癌等。淋巴轉移比胰頭癌出現晚;遠處轉移多至肝。
  (二)臨床表現
  (1)
黃疸:較早出現,進行性加重,但少數病人可因腫瘤壞死,膽管再通而黃疸消退或減輕,但以后重新加深,呈現波動性黃疸。可有尿色深、糞色淺及膽鹽在皮下沉著刺激神經末梢而出現皮膚瘙癢。
  (2)上腹痛:早期部分病人有劍突下鈍痛,可向背部放射。進食后較明顯,常未受重視,后期因癌腫浸潤范圍擴大,或伴有炎癥而疼痛加重,并出現背脊痛。
  (3)發熱:合并膽道感染或鄰近部位的炎癥,可有寒戰、高熱,甚至出現中毒性休克。
  (4)消化道癥狀:病人有食欲不振、飽脹、消化不良、腹瀉、乏力及體重下降,并出現繼發性貧血,胰腺癌腹膜轉移或門靜脈轉移可出現腹水。
  (5)肝、膽囊增大:為膽管梗阻、膽汁淤滯所致,常可觸及腫大的肝臟及膽囊。
  (三)輔助檢查
  (1)化驗檢查:早期淀粉酶可升高,血清膽紅素一般多在13.68μmol/L(8mg)以上,大便潛血試驗約85%~100%病人為陽性,鏡檢可見未消化的肌纖維和脂肪,尿中可有尿糖。
  (2)十二指腸引流:引流液中有時可見鮮血或潛血陽性,或可見脫落的癌細胞。
  (3)X線檢查:
  1)胃腸鋇餐及十二指腸低張造影檢查。
  2)PTC:可顯示膽總管下端的阻塞部位。
  3)
ERCP:可以窺視十二指腸內側壁和乳頭情況,并可活檢確診,對壺腹癌及胰頭癌(可有胰管狹窄或不顯影等)的診斷均有較大幫助
  (4)B超:可確定膽管擴張,對無黃疸者亦能提供早期進一步檢查線索。
  (5)放射性核素檢查:可了解梗阻部位。
  (四)治療原則
  
本病一旦確診,應行胰十二指腸切除術,而后進行各種方式的消化道重建,這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療。如癌腫侵及門靜脈、廣泛腹膜后轉移、肝轉移等不能切除,則應行內引流術以減輕黃疸。若發生十二指腸狹窄,應行胃空腸吻合以解除十二指腸梗阻。
  化學療法一般不敏感,術后可用1~2個療程,此外還可用中藥等治療。
  (五)護理措施
  (1)胰十二指腸切除術或遠端胰腺切除術都屬創傷性很大的手術。在術后1周內,必須定期監測體溫、脈搏、呼吸、血壓等重要生命體征,監測水、電解質平衡情況,以及血糖變化。有條件者應進重點專護病房進行監護。
  (2)預防休克和出血,首先要補充血容量,維持有效的循環量,并應用止血劑改善凝血機制障礙,以減少出血和滲血。
  (3)預防肝腎綜合征,長期黃疸病人常有肝腎功能障礙,術后應進行保肝治療,應用支鏈氨基酸類等。在維持有效血循環量基礎上,應保證尿量每小時在30~50ml以上。必要時可應用滲透性利尿藥如甘露醇等,以防急性腎功能不全。
  (4)準確記錄各種引流量,并觀察引流液的性質。腹腔引流管引流量逐漸減少至無引流液流出后1周內拔除。如放置膽道T形管或胰管導管而無異常情況,可于2周左右拔除。
  (5)其他護理措施同胰腺癌護理。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發表評論
請自覺遵守互聯網相關的政策法規,嚴禁發布色情、暴力、反動的言論。
評價:
表情:
驗證碼:點擊我更換圖片
 
招生方案 | 免費試聽 | 報名演示
課件更新 | 網校介紹 | 答疑周刊
網校學員——快速注冊通道
衛生資格考試培訓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江| 博湖县| 前郭尔| 运城市| 临海市| 呼图壁县| 东至县| 稻城县| 乌苏市| 平舆县| 庆云县| 卓资县| 策勒县| 江津市| 娱乐| 石棉县| 岫岩| 徐州市| 凤阳县| 万山特区| 静乐县| 德安县| 兴山县| 武宣县| 江安县| 嘉黎县| 深水埗区| 朔州市| 顺义区| 子洲县| 曲沃县| 南开区| 延长县| 夏津县| 德江县| 武隆县| 凭祥市| 太仓市| 临清市| 抚松县| 喜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