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在线观看视频_欧美激情综合五月色丁香_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婷婷月色_日韩欧美精品在线不卡

免費注冊 找回密碼

初級護師考試(外科護理學)講義 第三十一章(3)膽石癥和膽道感染

時間:2012-08-10 15:25來源:初級護師考試 作者:lengke 點擊:
  
第三節 膽石癥和膽道感染

  本節考點:
  1.概述
  2.膽囊結石及急性膽囊炎
  3.膽管結石及膽管炎
  4.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

  一、概述
  膽石病指發生在膽囊和膽管的結石。是我國的常見病、多發病。膽囊結石的發病率高于膽管結石。膽固醇結石多于膽色素結石。女性發病高于男性。膽石按所含的化學成分可分為三類:膽固醇結石、膽色素結石和混合性結石。按結石所在的部位可分為三種;膽囊結石、肝外膽管結石和肝內膽管結石。膽固醇結石主要發生于膽囊內,膽色素結石主要發生在膽管內,且常與膽道感染有關。

  二、膽囊結石及急性膽囊炎
  膽道疾病在臨床上以膽石癥、膽道感染及膽道蛔蟲病最為常見。急性梗阻性化膿性 膽管炎最為嚴重,而且死亡率較高。膽道感染可引起膽石癥,膽石癥也可導致膽道梗阻而誘發感染。
  (一)病因病理
  急性膽囊炎的致病因素主要包括:①膽囊管梗阻,80%由膽囊結石引起,其他如蛔蟲或膽囊管扭曲等;②致病菌入侵,可經膽道逆行或血循環入侵;③創傷和化學刺激,如較大的手術、胰液反流入膽囊等。
  (二)臨床表現
  1.癥狀:急性膽囊炎的發作,有較典型的過程:起病常在飽餐、進油膩食物后,或在夜間發作。主要表現為右上腹陣發性絞痛,疼痛常放射至右肩或右背部,伴惡心嘔吐、厭食等,病情重的還會有畏寒和發熱;部分病人可有輕度黃疸。
  2.體征:右上腹有壓痛、反跳痛和肌緊張,Murphy征陽性,可在右上腹觸及腫大而有觸痛的膽囊。
  (三)輔助檢查
  1.血白細胞計數及中性粒細胞比例增高。
  2.B超檢查示膽囊增大,囊壁增厚,大部分病人可見到膽囊結石影像。
  (四)治療原則
  膽囊結石的治療原則是手術切除病變的膽囊。手術時機最好在急性發作后緩解期為宜。對于無癥狀的靜止膽囊結石,一般認為可不施行手術切除膽囊。
  近年來開展的腹腔鏡膽囊切除術(LC),是在電視腹腔鏡窺視下,利用特殊器械,通過腹壁小切口在腹腔內施行膽囊切除術。不用剖腹,創傷小,痛苦輕,恢復快,且較安全的新方法。適應證同一般的膽囊切除術,如膽囊結石、慢性膽囊炎、膽囊息肉等。如
伴有膽管結石、急性膽囊炎、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急性胰腺炎、腹腔內感染,既往有腹部手術史,肥胖病人等則為LC的禁忌證或者相對禁忌證
  (五)護理措施
  1.心理護理。
  2.病情觀察:若出現生命體征改變,如體溫明顯增高、呼吸急促、脈搏增快、血壓下降及意識障礙等,應警惕感染性休克;若腹痛加重,伴腹膜刺激征,出現黃疸或黃疸加深,提示感染嚴重;動態監測血常規及有關生化指標,也有助于病情判斷。
  3.臥床休息:取平臥位,有腹膜炎者宜取半臥位。
  4.解痙止痛:給阿托品、硝酸甘油等;
禁用嗎啡,因嗎啡可引起Oddi括約肌收縮,增加膽道內壓力
  5.改善凝血機制
  6.飲食與輸液
  7.抗感染

  三、膽管結石及膽管炎
  (一)病因病理
  膽管結石根據病因不同,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膽管結石。在膽管內形成的結石,稱為原發性膽管結石,其形成與膽道感染、膽汁淤積、膽道蛔蟲有密切關系;以膽色素結石或混合性結石為主。膽管內結石來自于膽囊者,稱為繼發性膽管結石,以膽固醇結石多見。
  1.肝外膽管結石:多位于膽總管下端,其病理改變主要由以下幾個方面:
  1)膽管梗阻
  2)繼發性感染
  3)肝細胞損傷
  4)膽源性胰腺炎
  2.肝內膽管結石:可局限于一葉肝內膽管,也可廣泛分布于兩葉,以肝左葉居多。肝內膽管結石者多合并肝外膽管結石,除具備肝外膽管結石的病理改變外,還可具有肝內膽管狹窄、膽管炎或肝膽管癌的病理變化。
  (二)臨床表現
  病人常伴非特異性消化道癥狀,如上腹部不適、呃逆、暖氣等。當結石阻塞膽管并繼發感染時可致典型的膽管炎癥狀:急腹痛、寒戰高熱和黃疸,稱為Charcot三聯征。
  1.腹痛:位于劍突下或右上腹部,呈陣發性、刀割樣絞痛,或持續性疼痛伴陣發性加劇。2.寒戰、高熱:于劇烈腹痛后,出現寒戰、高熱。體溫可高達39~40℃,呈弛張熱。系梗阻膽管繼發感染后,膿性膽汁和細菌逆流隨肝靜脈擴散所致。
  3.黃疸:結石堵塞膽管后,膽紅素逆流入血,病人出現黃疸。由于黃疸的程度與梗阻的程度、是否繼發感染及阻塞的解釋是否松動有關,故臨床上,黃疸多呈間歇性和波動性變化。
  4.單純性肝內膽管結石:可無癥狀或有肝區和患側胸背部持續性脹痛,合并感染時除有Charcot三聯癥外,還易并發膽源性肝膿腫;感染反復發作可導致膽汁性肝硬化、門靜脈高壓癥等,甚至并發肝膽管癌。
  (三)輔助檢查
  1.實驗室檢查:合并感染時白細胞計數及中性粒細胞比例明顯升高;肝細胞損害時,血清轉氨酶和堿性磷酸酶增高。血清膽紅素、尿膽紅素升高,尿膽原降低或消失,糞中尿膽原減少。
  2.B超檢查:可顯示膽管內有結石影,近段擴張。
  3.其他檢查:必要時可行PTC.ERCP檢查,了解結石的部位、數量、大小和膽管梗阻的部位等。
  (四)治療原則
  1.急診手術適應證:積極消炎利膽治療1~2天后病情仍惡化,黃疸加深,膽囊腫大,明顯壓痛,出現腹膜刺激征或出現Reynolds五聯征者應即行膽總管切開取石及引流術。
  2.擇期手術:適用于慢性病人。
  (1)膽囊切除并膽總管切開取石
  (2)奧狄氏括約肌成形術
  (3)肝膽管與空腸Roux-en-Y吻合術
  (4)肝葉切除
  (5)膽總管十二指腸吻合術
  (五)護理措施
  (1)觀察并發癥:
  1)術后膽道出血:可表現為T型管內引出鮮血、嘔血或黑便。
  2)急性肝衰竭:可表現出精神癥狀、低鉀血癥、高熱及血壓下降等。
  (2)T形管的護理:膽總管探查或切開取石術后,在膽總管切開處放置T形引流管,一端通向肝管,一端通向十二指腸,有腹壁戳口穿出體外,接引流袋。主要目的是:①引流膽汁②引流殘余結石③支撐膽道
  1)妥善固定,保持通暢
  2)觀察記錄膽汁的量及性狀
  3)保持清潔
  4)拔管:一般術后12~14天,無特殊情況,可以拔除T形管。
  拔管指征為:黃疸消退,無腹痛、發熱,大便顏色正常;膽汁引流量逐漸減少,顏色呈透明金黃色,無膿液、結石,無沉渣及絮狀物,就可以考慮拔管。
  拔管前先在飯前、飯后各夾管1小時,拔管前1~2后全日夾管,如無腹脹、腹痛、發熱及黃疸等癥狀,說明膽總管通暢,可予拔管。拔管前還要在X線下經T形管作膽道造影,造影后必須立即接好引流管繼續引流,以引流造影劑,減少造影后反應和繼發感染,如情況正常,造影后2~3天即可拔管。
  5)拔管后局部傷口用凡士林紗布堵塞,1~2日會自行封閉。
  6)拔管后1周內,警惕有無膽汁外漏甚至發生腹膜炎等情況,觀察病人體溫、有無黃疸和腹痛再發作,以便及時處理。

  四、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
  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是急性膽管完全梗阻和化膿性感染所致,它是膽道感染疾病中的嚴重類型,亦稱急性重癥型膽管炎,此病在我國較多見。
  (一)病因病理
  膽管結石是最常見的梗阻因素,造成化膿性感染的致病細菌有大腸桿菌、變形桿菌、產氣桿菌、綠膿桿菌等革蘭氏陰性桿菌,厭氧菌亦多見。
  (二)臨床表現
  大多數病人有膽道疾病史。一般起病急驟,突發劍突下或有上腹部頂脹痛或絞痛,繼而寒戰、高熱、惡心、嘔吐。病情常發展迅猛,有時在尚未出現黃疸前已發生神志淡漠、嗜睡、昏迷等癥狀。如未予有效治療,繼續發展,出現全身發紺、低血壓休克,并發急性呼吸衰竭和急性腎衰竭,嚴重者可在短期內死亡。對本病的診斷,主要是在Charcot三聯癥的基礎上,又出現休克和神經精神癥狀,具備這五聯癥(Reynolds五聯癥)即可診斷。
  (三)輔助檢查
  1.血常規:白細胞計數升高,中性粒細胞比例明顯升高,可出現中毒顆粒;血小板計數降低;凝血酶原時間延長。
  2.影像學檢查:B超檢查可顯示膽管內有結石影,近段擴張。
  3.其他檢查:B超、PTC和ERCP檢查有助于明確梗阻部位、原因和程度。
  (四)治療原則
  
緊急手術解除膽道梗阻并減壓。手術前短期積極準備,包括糾正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紊亂,給予有效足量的抗生素、腎上腺皮質激素、維生素,及時使用多巴胺等擴張血管藥物,防治急性呼吸衰竭和腎衰竭等。
  (五)護理措施
  1.手術前護理
  (1)病情觀察
  1)生命體征及神志變化
  2)腹部癥狀、體征變化
  3)及時了解實驗室檢查結果。
  4)準確記錄24小時出入液量。
  (2)緩解疼痛:
  (3)改善和維持營養狀態
  1)入院后即準備手術者,禁食、休息,并積極補充液體和電解質,以維持水、電解質、酸堿平衡。非手術治療者根據病情再決定飲食種類。
  2)營養不良會影響術后傷口愈合,應給予高蛋白、高糖類、高維生素、低脂的普通飲食或半流質飲食。不能經口飲食或進食不足者,可經胃腸外途徑補充足夠的熱量、氨基酸、維生素、電解質,以維持病人良好的營養狀態。
  (4)對癥護理:
  1)黃疸病人皮膚瘙癢時可外用爐甘石洗劑止癢,溫水擦浴;
  2)高熱時物理降溫;
  3)膽絞痛發作時,按醫囑給予解痙、鎮靜和止痛,常用哌替啶50mg、阿托品0.5mg肌內注射,但勿使用嗎啡,以免膽道下端括約肌痙攣,使膽道梗阻加重;
  4)有腹膜炎者,執行腹膜炎有關非手術療法護理;
  5)重癥膽管炎者應加強休克的護理。
  (5)并發癥的預防:
  1)擬行膽腸吻合術者,術前3日口服卡那霉素、甲硝唑等,術前1日晚行清潔灌腸。觀察藥物療效及副作用。
  2)肌注維生素K110mg,每日2次。糾正凝血功能障礙,應觀察其療效及有無副作用。
  (6)心理護理
  2.手術后護理
  (1)病情觀察:
  1)生命體征,尤其是心率和心律的變化。
  2)觀察、記錄有無出血和膽汁滲出,包括量、速度、有無休克征象。膽道手術后易發生出血,量小時,表現為柏油樣便或大便隱血;量大時,可導致出血性休克。若有發熱和嚴重腹痛,可能為膽汁滲漏引起的膽汁性腹膜炎,需立即報告醫師處理。
  3)黃疸程度、消退情況。觀察和記錄大便的顏色,檢測膽紅素的含量,了解膽汁是否流入十二指腸。
  (2)T型引流管的護理:見膽管結石及膽管炎的護理。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發表評論
請自覺遵守互聯網相關的政策法規,嚴禁發布色情、暴力、反動的言論。
評價:
表情:
驗證碼:點擊我更換圖片
 
招生方案 | 免費試聽 | 報名演示
課件更新 | 網校介紹 | 答疑周刊
網校學員——快速注冊通道
衛生資格考試培訓
主站蜘蛛池模板: 榆树市| 措美县| 宁城县| 托里县| 乳源| 金平| 通化市| 扶绥县| 千阳县| 广丰县| 沿河| 巴塘县| 台山市| 宁明县| 井冈山市| 南阳市| 安丘市| 姚安县| 平山县| 田东县| 多伦县| 墨玉县| 贵定县| 沙雅县| 安乡县| 合江县| 修文县| 师宗县| 大足县| 蓝田县| 凉城县| 永州市| 镇坪县| 商城县| 呈贡县| 青川县| 池州市| 崇州市| 荆门市| 玉田县| 九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