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病人的護理
一、病因和發病機制
Graves病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一種特殊類型,女性多見,各年齡組均可發病,以20~40歲為多,本病病因及發病機制尚未完全闡明,已明確的有以下因素:
1.遺傳因素 該病有家族發病傾向,病人家族中發生自身免疫性疾病者常多見;同卵雙生子患病的一致性達30%~60%,異卵者為3%~9%,顯示本病與遺傳有密切關系。
2.自身免疫 病人體內T、B淋巴細胞功能缺陷,可合成多種針對自身甲狀腺抗原的抗體。其中一種甲狀腺刺激免疫球蛋白可直接作用于甲狀腺細胞膜上的TSH受體,刺激甲狀腺細胞增生,分泌亢進,是Graves病的主要原因。
3.應激因素 感染、創傷、精神刺激、勞累等因素破壞機體免疫穩定性,使有遺傳性免疫監護和調節功能缺陷者發病。
二、臨床表現
本病多數起病緩慢,少數在精神創傷或感染后可急性起病;典型表現有高代謝綜合征、甲狀腺腫大及眼征。老人和小兒表現多不典型。
1.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綜合征
(1)高代謝綜合征:由于T3(三碘甲腺原氨酸)、T4(甲狀腺素)分泌過多促進營養物質代謝,病人產熱與散熱明顯增多,以致出現怕熱、多汗,皮膚溫暖濕潤,低熱等。
(2)精神、神經系統:神經過敏、多言好動、易激動、緊張焦慮、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失眠;腱反射活躍,伸舌和雙手向前平伸時有細震顫。
(3)心血管系統:心率增快、心肌收縮力增強,收縮壓增高、舒張壓降低致脈壓增大,由于心肌收縮力增強可有收縮期雜音,心律失常以房性期前收縮最常見;重則出現嚴重心律失常、心臟擴大、心力衰竭,稱甲亢性心臟病。
(4)消化系統:病人食欲亢進、消瘦、嚴重者呈現惡病質;大便頻繁,甚至慢性腹瀉;重者有肝大及肝功能異常,偶見顯性黃疸。
(5)肌肉骨骼系統:由于蛋白質分解增加,多數病人有肌無力、肌萎縮,行動困難,臨床上呈慢性甲亢性肌病。不少病例可伴有周期性癱瘓,還可伴有重癥肌無力等。
(6)血液系統:自細胞計數偏低,可伴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部分病人有輕度貧血。
(7)生殖系統:女性常有月經稀少、閉經;男性多陽痿、乳房發育;男女生育力均下降。
2.甲狀腺腫大 呈彌漫性對稱性腫大,質地較軟無壓痛,隨吞咽動作上下移動,聽診可聞及震顫及雜音。
3.突眼征 分非浸潤性及浸潤性突眼。
(1)非浸潤性突眼(單純性突眼):由于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加,眼外肌群及上瞼肌張力增高所致,隨著治療可恢復。可無自覺癥狀,僅眼征陽性:①眼球向前突出,突眼度≤18mm;②瞬目減少;③上眼瞼攣縮,瞼裂增寬;④上瞼后縮,下視時上瞼不能隨眼球下移;⑤輻輳反射減弱,雙眼聚合不良等。
(2)浸潤性突眼(惡性突眼):與自身免疫有關,眼球后水腫、淋巴細胞浸潤,突眼度>18mm;病人主訴怕光、復視、視力減退,可合并眼肌麻痹;由于眼球高度突出致角膜外露,易受外界刺激,引起充血、水腫、感染,重則失明。
4.甲狀腺皮膚病 脛骨前黏液性水腫,多呈對稱性,嚴重時呈橡皮腿。少見,與自身免疫有關。
5.老年性甲亢 也叫淡漠型甲亢,起病隱襲,表現為嗜睡乏力、反應遲鈍、心動過緩,癥狀多不典型,有時僅有厭食、腹瀉等消化道表現;或以慢性肌病、甲亢性心臟病表現為主。
6.甲狀腺危象 系病情惡化時的嚴重癥侯群,可危及生命。
(1)誘因:
①應激狀態、如感染、手術、放射性碘治療等;
②嚴重軀體疾病:如充血性心力衰竭、低血糖癥、敗血癥、腦血管意外等;
③口服過量TH制劑;
④手術中過度擠壓甲狀腺等。
(2)表現:①T≥39℃;②心率≥140次/分;③惡心、畏食、嘔吐、腹瀉、大汗、休克;④神情焦慮、煩躁、嗜睡或譫妄、昏迷;⑤可合并心衰、肺水腫等。
三、輔助檢查
1.基礎代謝率(BMR)正常BMR為-10%~+15%,約95%的本病病人增高。測定應在禁食12小時、睡眠8小時以上、靜臥空腹狀態下進行。常用BMR簡易計算公式:BMR%=脈壓+脈率-111。
2.甲狀腺攝131Ⅰ率 正常2小時為5%~25%,24小時為20%~45%;甲亢病人攝碘率增高且高峰前移。
3.血清總T3、總T4(TT3、TT4) 為甲狀腺功能基本篩選試驗,不受外來碘干擾,甲亢時增高。TT3、TT4受血清甲狀腺結合球蛋白(TBG)的影響,妊娠等因素使TBG變化時不應依靠此項檢查作診斷。
4.血清游離T4(FT4) 是具有生理活性的甲狀腺激素,不受TBG影響,可診斷妊娠甲亢。
5.促甲狀腺激素(TSH)測定明顯降低時有助于甲亢診斷。
6.T3抑制試驗 口服一定劑量L-T3后再做攝131Ⅰ率,甲亢時不受抑制,而單純性甲狀腺腫者受抑制,故此試驗可作為甲亢與單純性甲狀腺腫的鑒別。老人及心臟病傾向者禁用。
7.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TRH)興奮試驗 甲亢時T3、T4增高,反饋抑制TSH,故TSH不受TRH興奮;TRH給藥后TSH增高可排除甲亢。本試驗安全,可用于老人及心臟病人。
8.甲狀腺自身抗體測定 甲狀腺刺激抗體(TSAB)陽性有助于Graves病診斷。
根據臨床表現及實驗室檢查可確診本病。
四、治療原則
(一)一般治療
保證休息及營養,補充足夠熱量和營養,避免情緒波動,可適當使用鎮靜催眠劑,還可給予β-受體阻滯劑等。
(二)抗甲狀腺藥物
目前常用藥物分為硫脲類(甲硫氧嘧啶、丙硫氧嘧啶)及咪唑類(甲巰咪唑、卡比馬唑)。作用機制為抑制甲狀腺過氧化物酶,阻斷甲狀腺激素合成,具有一定的免疫抑制作用。丙硫氧嘧啶可抑制T4轉變為T3 。
(1)適應證:①癥狀輕、甲狀腺較小;②年齡<20歲、妊娠(以丙基硫氧嘧啶為宜)、年老體弱等不宜手術者;③術前準備;④甲狀腺次全切除術后復發;⑤作為放射性131Ⅰ輔助治療等。
(2)劑量與療程:初始劑量硫脲類300mg/d,咪唑類30mg/d,至癥狀明顯改善,T3、T4正常后可逐漸減量,最后減為維持量,總療程1年半~2年,甚至更長。
(3)副作用:主要是粒細胞減少及藥疹。粒細胞缺乏為致命性,多于初治2~3個月及復治1~2周發生。
(三)手術
1.適用證:①中重度甲亢,長期服藥無效,停藥后復發,或不愿長期服藥者;②甲狀腺巨大,有壓迫癥狀者;③胸骨后甲狀腺腫伴甲亢者;④結節性甲狀腺腫伴甲亢者。
2.禁忌證:①較重或發展較快的浸潤性突眼者;②有嚴重心、肝、腎、肺等合并癥,不能耐受手術者;③妊娠早期及晚期;④輕癥可用藥物治療者。
(四)放射性碘
利用131Ⅰ釋放的β射線破壞甲狀腺腺泡上皮,減少甲狀腺素的合成與釋放:口射線在組織內的射程僅2mm,作用于甲狀腺局部而不影響毗鄰組織。適用于25歲以上、不能用藥物或手術治療或復發者,禁用于妊娠哺乳婦女、肝腎功能差、活動性結核等。放射性碘治療可致永久性甲低。
(五)β-受體阻滯劑
小劑量可對抗甲狀腺激素的效應,大劑量(160mg/d以上)阻斷T4轉變為T3。
(六)甲狀腺危象的治療
1.將病人安置在安靜低溫的環境中,密切觀察神志變化,定時測量生命體征并作詳細記錄;昏迷者注意口腔及皮膚護理,預防褥瘡及肺部感染。
2.對癥及處理并發癥
(1)高熱可作藥物或物理降溫,必要時使用異丙嗪進行人工冬眠。禁用阿司匹林,該藥可與甲狀腺結合球蛋白結合而釋放游離甲狀腺激素,使病情加重。
(2)補充足量液體。
(3)持續低流量給氧。
(4)積極治療感染、肺水腫等并發癥。
3.抑制甲狀腺激素合成及T4轉變為T3 首選丙硫氧嘧啶,口服或胃管灌入。
4.抑制已合成的甲狀腺激素釋放入血 可選用碘化鈉或盧戈碘液。
5.其他 β-受體阻斷劑能降低周圍組織對甲狀腺素的反應;糖皮質激素可提高應激能力,有助于度過危機;血漿置換或腹膜透析能去除循環中高水平的甲狀腺激素,可緩解癥狀,但價格昂貴。
五、護理措施
1.避免各種刺激 保持病室安靜、清爽,室溫保持在20℃左右,避免強光和噪聲刺激。避免有精神刺激的言行,使其安靜休養。輕者可適當活動,但不宜緊張和勞累,重者則應臥床休息。
2.飲食護理 給予高熱量、高蛋白、高脂肪、高維生素飲食,限制含纖維素高的食物,注意補充水分。
3.癥狀護理 病人易多汗,應勤洗澡更衣,保持清潔舒適。腹瀉較重者,注意保護肛周皮膚。有突眼者,應加強眼部護理,如經常點眼藥,外出時戴茶色眼鏡,以避免強光與灰塵的刺激,睡前涂眼藥膏、戴眼罩,并抬高頭部,低鹽飲食,以減輕眼球后軟組織水腫。
4.藥物護理 遵醫囑用藥,并注意觀察藥物的療效及其副作用,高熱、咽痛時要警惕粒細胞缺乏,定期復查血象。因需長期用藥,囑病人不要任意間斷、變更藥物劑量或停藥。WBC:<3000個/mm3、粒細胞<1500個/mm3、出現肝臟損害及藥疹等應停藥。
5.預防甲亢危象 預防感染、外傷、精神刺激等應激性誘因,注意觀察病人的生命體征、出汗情況、精神及神志狀態。若體溫升高、脈搏明顯加快、焦慮不安、大汗淋漓、畏食、惡心、嘔吐、腹瀉,應考慮可能發生甲亢危象,立即與醫師聯系。需要手術時,術前應充分準備,備好急救用品。
6.心理護理
例題:
治療甲亢的各項措施中正確的是
A.應給予高熱量、高維生素和高碘飲食
B.甲亢危象藥物治療可選用丙基硫氧嘧啶及碘劑
C.妊娠婦女禁用抗甲狀腺藥物治療
D.甲亢伴惡性突眼首先手術治療
E.18歲女青年,中度甲亢宜用放射性131碘治療
『正確答案』B
哪項不屬于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的表現:
A.易激動、失眠
B.怕熱、多汗、乏力
C.基礎代謝率正常
D.食欲亢進腹瀉
E.月經失調、閉經
『正確答案』C
不屬于甲狀腺危象誘因是
A.應激
B.感染
C. 131碘治療反應
D.嚴重突眼
E.手術準備不充分
『正確答案』D
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最具特征臨床表現是
A.易激動
B.怕熱多汗
C.多食易饑
D.皮膚溫暖
E.突眼征
『正確答案』E
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出現下列哪項表現,護士應警惕甲亢危象發生
A.高熱(T>39℃)、心率增快140~240次/分
B.甲狀腺彌漫性、對稱性腫大
C.情緒不穩,多言好動
D.怕熱,多汗,消瘦
E.食欲亢進,大便次數增多
[答疑編號500697070106]
『正確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