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母乳喂養
一、母乳喂養的優點
母乳含有嬰兒所需的全部營養。母乳中含乳白蛋白、脂肪酸較多,易于消化吸收。乳糖分解產酸,使新生兒糞便pH值較低,減少新生兒患腹瀉及被大腸桿菌感染的機會。母乳中鈣磷比例合適,含鐵量甚微,但易吸收。母乳中大部分是乳白蛋白,并含有乳鐵蛋白、轉鐵蛋白、溶菌酶、補體和巨噬細胞以及其他酶類,故母乳有較強抗感染作用。初乳具有輕瀉的作用,可減輕新生兒黃疸的發生。
母乳喂養可增進母子感情,促進子宮收縮,預防產后出血,并可減低母親患乳腺癌、卵巢癌的發病率,延長排卵時間。
母乳直接從乳腺分泌,溫度適宜,無污染,喂養方便,可減少家庭經濟上的開支。
二、母乳喂養指導
(一)純母乳喂養與母嬰同室
1.純母乳喂養 指嬰兒從出生至產后4~6個月,除給母乳外不給嬰兒其他食品及飲料,包括水(除藥品、維生素、礦物質滴劑外),稱為純母乳喂養。
2.母嬰同室 指產后母嬰24小時在一起,母嬰分離不應超過1小時。
(二)影響母乳喂養成功的因素
1.母親的因素 包括心理因素、社會因素和生理因素。
(1)心理因素:產前母乳喂養心理準備越充分,在產后便更有信心堅持較長時間母乳喂養。另外,產后焦慮、抑郁、疲勞、缺乏自信,也可影響母乳喂養。
(2)社會因素:產后訪視,提供母乳喂養支持與幫助可影響母乳喂養。
(3)生理因素:嚴重的心臟病、子癇、傳染病、營養不良、乳房問題、睡眠不足或使用某些藥物等。
2.嬰兒的因素 早產兒、嬰兒畸形、顱內出血、新生兒窒息等。
(三)護理措施
1.產前喂養知識教育
2.產前乳房護理
妊娠7個月后用濕毛巾擦洗乳頭,每日1次,擦洗時用力適當,不要損傷皮膚,不能用肥皂和酒精。產前經常擦洗乳頭能使乳頭、乳暈皮膚堅韌,可預防喂奶時乳頭疼痛和皸裂,但有流產及早產先兆的孕婦應禁止刺激乳頭。
3.協助產婦做好母乳喂養的心理準備
4.母乳喂養的技巧指導
(1)母親的體位:母親可采取坐位或臥位,全身肌肉放松抱好嬰兒。母親的手指貼靠在乳房下的胸壁上,拇指輕壓乳房上部,這可改善乳房形態,使嬰兒容易含接。注意托乳房的手不要太靠近乳頭處,示指支撐著乳房基底部。嬰兒的頭與身體呈一直線,臉對著乳房,鼻子對著乳頭,嬰兒身體緊貼母親。
(2)嬰兒含接姿勢:嬰兒的下頜接觸到乳房,讓乳頭和大部分乳暈都含在嬰兒口內,下唇外翻,嬰兒嘴下方露的乳暈比上方少。
5.乳頭皸裂的護理
造成乳頭皸裂的主要原因是嬰兒含接姿勢不良。發生皸裂后,若癥狀較輕,可先喂健側乳房,再喂患側。喂奶結束時,母親用示指輕輕向下按壓嬰兒下頜,避免在口腔負壓情況下拉出乳頭而引起局部疼痛或皮膚損傷。如果母親因疼痛拒絕哺乳時,應將乳汁擠出收集在一個消毒容器內,用小勺喂哺嬰兒,每3小時一次,直至好轉。每次哺乳后,再擠出數滴后奶涂于皸裂的乳頭、乳暈上,并將乳房暴露在新鮮的空氣中,使乳頭干燥,有利于傷口愈合。
6,乳房腫脹的護理
(1)原因:產后開奶時間晚、嬰兒含接姿勢不良、來做到按需哺乳。
(2)預防:分娩后馬上吸吮,確保正確的含接姿勢,做到充分有效地吸吮,鼓勵按需哺乳。
(3)處理:如果嬰兒能吸吮應采取正確的含接姿勢頻繁喂養,若因乳房過度腫脹,嬰兒無法吸吮時應將乳汁擠出喂哺嬰兒,擠奶前先刺激射乳反射。可采用熱敷、按摩、拍打等方法,母親應精神放松,然后再用手或吸奶器將乳汁擠出,每次擠奶時間一般為20—30分鐘。
(4)手工擠奶方法:母親把雙手徹底洗凈,將已消毒的擠奶容器靠近乳房。拇指及示指放在乳暈上,二指相對,其他手指托著乳房。用拇指及示指向胸壁方向輕輕下壓,不可壓得太深,否則將引起乳腺導管阻塞。壓力應作用于乳暈下方的乳竇上,反復一壓一放。第一次擠壓可能無乳汁滴出,如果射乳反射活躍,乳汁還會流出甚至噴出。擠壓乳暈時手指不能滑動或摩擦動作,應依各個方向擠壓乳暈,使每個乳竇的乳汁都被擠出。一側乳房至少擠壓3~5分鐘,待乳汁少了,就可擠另一側乳房。
7.乳腺炎護理
乳房若出現紅、腫、熱、痛的癥狀,或有硬結,提示可能患有乳腺炎。輕度時,喂奶前熱敷乳房4~6分鐘并按摩乳房,由乳房外側向乳頭方向環行按摩。喂奶時先喂患側。同時按摩患側乳房,充分吸空乳汁,并增加喂奶的次數。喂奶后,母親應充分休息,給予清淡飲食。體溫高時應多喝水,遵醫囑給予抗生素或止痛藥。
8.平坦或凹陷乳頭的護理
幫助母親喂奶時采取正確的喂奶體位,試行不同的喂奶體位,如環抱式。也可采取其他方法,如用手刺激乳頭、手動吸奶器或用空針筒抽吸乳頭將乳頭豎立起來,有利于嬰兒含接。
9.做好出院指導。
2011年初級護師考試報名須知:
1、中國衛生人才網 2011年護師考試報名入口
2、2011年護師考試報名時間
3、2011年初級護師考試報名條件
4、2011年初級護師考試時間5月21、22日
5、2011年初級護師考試報考政策
6、2011年初級護師考試科目
7、2011年初級護師考試網上報名時間/現場報名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