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胎兒附屬物的形成及其功能
本節考點:
(1)胎盤
(2)胎膜
(3)臍帶
(4)羊水
一、胎盤
1.胎盤:由羊膜、葉狀絨毛膜和底蛻膜構成。
(1)羊膜:構成胎盤的胎兒部分,是胎盤的最內層。羊膜光滑,無血管、神經及淋巴,具有一定的彈性。
(2)葉狀絨毛膜:構成胎盤的胎兒部分,是胎盤的主要部分。晚期囊胚著床于子宮內膜后,滋養層迅速分裂增生,內層為細胞滋養細胞,是分裂生長的細胞;外層為合體滋養細胞,是執行功能的細胞,由細胞滋養細胞分化而來。在滋養層內面有一層細胞稱為胚外中胚層,與滋養層細胞共同組成絨毛膜。胚胎發育至13~21日時,胎盤的主要結構—絨毛逐漸形成。約在受精后第3周,當絨毛內血管形成時,建立起胎兒胎盤循環。與底蛻膜相接觸的絨毛,因營養豐富發育良好,稱為葉狀絨毛膜。絨毛末端懸浮于充滿母血的絨毛間隙中的稱游離絨毛,長入底蛻膜中的稱固定絨毛。蛻膜板長出的胎盤隔,將胎兒葉不完全地分隔為母體葉,每個母體葉包含數個胎兒葉,每個母體葉有其獨自的螺旋動脈供應血液。
滋養細胞在分裂增殖的過程中,侵蝕子宮螺旋動脈和子宮靜脈破裂,致使絨毛間隙充滿母體血液,胎兒血液與母血并不直接相通。在妊娠晚期,母體血液以500ml/分的流速進入絨毛間隙。妊娠足月胎盤的絨毛滋養層主要由合體滋養細胞組成,細胞滋養細胞僅散在可見。
(3)底蛻膜:構成胎盤的母體部分。底蛻膜表面覆蓋一層來自固定絨毛的滋養層細胞,與底蛻膜共同形成絨毛間隙的底,稱為蛻膜板,從此板向絨毛膜方向伸出一些蛻膜間隔,將胎盤母體面分成肉眼可見的20個左右母體葉。
2.胎盤功能:胎盤內進行物質交換的部位,主要在血管合體膜。血管合體膜是由合體滋養細胞、合體滋養細胞基底膜、絨毛間質、毛細血管基底膜和毛細血管內皮細胞5層組成的薄膜。
胎盤功能包括:
(1)氣體交換:在母體與胎兒之間,02及C02以簡單擴散方式進行交換。
(2)營養物質供應:葡萄糖是以易化擴散方式通過胎盤,氨基酸、維生素C和B以主動運輸方式通過胎盤,游離脂肪酸、水、鉀、鈉和鎂及脂溶性維生素以簡單擴散方式通過胎盤。胎盤中含有多種酶,如氧化酶、還原酶、水解酶等,可將復雜化合物分解為簡單物質,也能將簡單物質合成后供給胎兒。
(3)排除胎兒代謝產物:胎兒代謝產物如尿素、尿酸、肌酐、肌酸等,經胎盤送入母血,由母體排出體外。
(4)防御功能:胎盤的屏障作用極有限。各種病毒(如風疹病毒、巨細胞病毒等)、分子量小對胎兒有害的藥物,均可通過胎盤影響胎兒致畸甚至死亡。細菌、弓形蟲、衣原體、螺旋體可在胎盤部位形成病灶,破壞絨毛結構進入胎體感染胎兒。母血中免疫抗體如IgG能通過胎盤。
(5)合成功能:主要合成激素(蛋白激素和甾體激素)和酶。蛋白激素有絨毛膜促性腺激素、胎盤生乳素、妊娠特異性β1糖蛋白、絨毛膜促甲狀腺激素等,甾體激素有雌激素、孕激素等。合成的酶有縮宮素酶、耐熱性堿性磷酸酶等。
①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為合體滋養細胞產生,是一種糖蛋白激素。妊娠8~10周血清濃度達最高峰,持續1~2周后迅速下降,持續至分娩,約于產后1~2周內消失。在受精后10日左右即可用放射免疫測定法從母體血清中測出,成為診斷早孕最敏感方法之一。HCG具有維持月經黃體的壽命。
②胎盤生乳素(HPL):由合體滋養細胞產生,妊娠5~6周用放射免疫測定法在母血中測出,隨妊娠進展和胎盤逐漸增大,其分泌量逐漸增加,至妊娠34~35周達高峰并維持至分娩。HPL有促進蛋白質、糖原合成,促進乳腺腺泡發育,促進胰島素生成等作用。
③雌激素:于妊娠10周后主要由胎兒胎盤合成。妊娠末期雌三醇值為非孕婦女的1000倍,雌二醇及雌酮為非孕婦女的100倍。
④孕激素:自妊娠8~10周后合體滋養細胞是產生孕激素的主要來源。隨妊娠進展,母血中孕酮值逐漸增高。
⑤妊娠特異性β1糖蛋白:是一種妊娠期特有的糖蛋白,由合體滋養細胞分泌,受精卵著床后,母血中含量逐漸上升。至妊娠足月時母血中含量最高,可用于預測早孕、早孕并發癥的預后,并可作為監測胎兒宮內情況的一項指標。
⑥其他:還有人絨毛膜促甲狀腺素、縮宮素酶、耐熱性堿性磷酸酶等。
例題:妊娠所必備的基本條件是
A.成熟的卵子
B.健康的精子
C.輸卵管通暢,使精子和卵子能夠結合
D.子宮內膜與受精卵發育同步
E.以上都是
[答疑編號500715030101:針對該題提問]
『正確答案』E 例題:妊娠時維持妊娠黃體功能的主要激素是
A.孕激素
B.雌激素
C.黃體生成素
D.卵泡刺激素
E.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
[答疑編號500715030102:針對該題提問]
『正確答案』E;月經黃體轉變為妊娠黃體并持續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主要是由于妊娠早期絨毛膜分泌的HCG的刺激作用。
二、胎膜
由絨毛膜和羊膜組成。胎膜的外層為平滑絨毛膜,內層為羊膜。胎膜含有甾體激素代謝所需要的多種酶活性,故與甾體激素代謝有關。胎膜在分娩發動上可能有一定作用。
三、臍帶
臍帶是連于胎兒臍部與胎盤間的條索狀結構,臍帶外覆羊膜,內含一條臍靜脈和兩條臍動脈。妊娠足月胎兒的臍帶長約30~100cm,血管周圍為華通膠,有保護臍血管的作用。胎兒通過臍帶血循環與母體進行營養和代謝物質的交換。
例題:臍帶中的臍動脈有
A.5根
B.4根
C.3根
D.2根
E.1根
[答疑編號500715030103:針對該題提問]
『正確答案』D 例題:臍帶中的血管有
A.5根
B.4根
C.3根
D.2根
E.1根
[答疑編號500715030104:針對該題提問]
『正確答案』C
四、羊水
1.羊水的來源及吸收:妊娠早期的羊水,主要是母體血清經胎膜進入羊膜腔的透析液,妊娠中期以后,胎兒尿液成為羊水的主要來源。妊娠晚期胎兒肺參與羊水的生成;羊膜、臍帶華通膠及胎兒皮膚也生成少量的羊水。
羊水的吸收50%由胎膜完成,胎兒吞咽羊水,500~700ml/24小時;另外,臍帶、胎兒角化前皮膚也有吸收羊水的功能。
母體、胎兒、羊水三者間的液體平衡:母兒間的液體交換,主要通過胎盤,每小時約有3600ml。母體與羊水的交換,主要通過胎膜。羊水與胎兒的交換,主要通過胎兒消化管、呼吸道、泌尿道以及角化前皮膚等。
2.羊水量、性狀及成分:羊水量妊娠8周時5~1Oml,10周時約30ml,妊娠20周時約400ml,妊娠38周時約1000ml,此后羊水量逐漸減少,妊娠足月時羊水量約800ml。早期羊水為無色透明液體,妊娠足月羊水則略顯混濁,不透明,可見羊水內懸有小片狀物,包括胎脂、胎兒脫落上皮細胞、毳毛、毛發、少量白細胞、白蛋白、尿酸鹽等。羊水中含有大量酶和激素。
3.羊水的功能:①保護胎兒:胎兒在羊水中自由活動,防止胎兒自身與羊膜粘連而發生畸形;羊水溫度適宜,有一定活動空間,緩沖外界對胎兒的機械損傷;臨產時,分散宮縮時壓力,避免胎兒受壓導致的胎兒窘迫。②保護母體:減少胎動所致的不適感;臨產后,前羊水囊擴張子宮頸口及陰道;破膜后羊水沖洗陰道減少感染。
例題:羊水胎糞污染與下列哪些因素有關
A.胎兒交感神經興奮
B.胎兒迷走神經興奮
C.胎兒呼吸運動減弱
D.胎兒腸蠕動減弱
E.胎兒肛門括約肌緊縮
[答疑編號500715030105:針對該題提問]
『正確答案』B 例題:羊水的來源與吸收恰當的是
A.胎兒尿液是妊娠早期羊水的主要來源
B.妊娠18周以后主要是母體血清經胎膜進入羊膜腔的透析液
C.胎兒的消化道是吸收羊水的重要途徑
D.臍帶華通膠不吸收羊水
E.妊娠中期以后,羊水滲透壓逐漸增高
[答疑編號500715030106:針對該題提問]
『正確答案』C;胎兒尿液是妊娠中期羊水的主要來源;妊娠早期主要是母體血清經胎膜進入羊膜腔的透析液臍帶華通膠能吸收羊水,每小時吸收羊水40~50ml;妊娠中期以后,羊水滲透壓逐漸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