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科目】:香楸藤, 楸樹, 香桂樹, 大檢子, 呂宋楸, 嘮哩仔.大戟科
【植物形態(tài)】:常綠灌木或小喬木, 幼嫩枝、葉及花序均被褐銹色柔毛.葉互生, 長橢圓形至卵狀披針形, 長7~16cm(厘米), 寬2.5~6cm(厘米), 基部渾圓, 先端漸尖, 基出三脈明顯, 全緣或波狀鈍齒, 表面綠色, 平滑, 近基部有腺體二個, 背面灰綠色, 被細(xì)毛, 并散生紅色腺點.花黃綠色, 小形, 單性異株, 花軸密被短毛, 無花瓣, 雄花集聚成頂生或腋生穗狀花序, 裂片4~5片, 雄蕊多數(shù); 雌花萼筒狀, 4~5齒裂, 子房上位, 3室, 有紅色腺點.蒴果近球形, 稍扁, 外面密被紅色粉狀毛茸.
【生態(tài)分布】:產(chǎn)我國南北各省; 多生于山坡叢林中或村落附近灌叢中.
【藥用部分】:果實表面的腺毛及毛茸入藥, 秋季采收.
【作用功效】:驅(qū)除絳蟲藥, 毒性小, 且有緩瀉作用, 適用于小兒及體弱者.根、干皮及蒴果外被的紅色腺體廣用于工業(yè)染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