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科目】:白花蓮, 土常山, 綠竹桿, 圓錐繡球.八仙花科、虎耳草科.
【植物形態(tài)】:落葉灌木, 高達(dá)4米.樹皮灰褐色, 小枝赤褐色, 皮孔明顯, 疏生白色短柔毛.葉對(duì)生, 偶有3片輪生, 在營(yíng)養(yǎng)枝上則葉大而厚, 多為3片輪生, 橢圓形或卵形, 長(zhǎng)5~12cm(厘米), 寬2~4.5cm(厘米), 基部圓或楔形, 頂端漸尖或聚尖, 表面深綠色, 疏生短柔毛或近無毛, 背面淡綠色, 散生短硬毛, 尤以脈上為多, 邊緣具鋸齒, 側(cè)脈6~8對(duì), 呈弧形而斜上, 厚紙質(zhì); 葉柄長(zhǎng)1~1.5cm(厘米), 花白色后變紫色, 頂生圓錐花序, 長(zhǎng)15~25厘米, 不孕花莖1~5cm(厘米), 萼片3~5片, 全緣, 白色, 后變紫色.孕性花萼筒杯狀, 頂端5齒裂, 花瓣5片, 長(zhǎng)橢圓形, 雄蕊通常10枚; 雌蕊花柱2, 子房半下位, 2室.蒴果卵圓形, 頂端2歧.
【生態(tài)分布】:產(chǎn)我國(guó)長(zhǎng)江以南各省, 多生于溝谷闊葉樹林邊, 山溝叢林中或灌叢中.
【藥材分布】:根或葉入藥, 夏秋采收.
【作用功效】:民間應(yīng)用同散花八仙.根又作接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