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科目】:毛猴兒, 橡碗樹, 櫟樹, 青剛, 柞樹.殼斗科
【植物形態(tài)】:落葉喬木, 高達25米, 樹皮灰褐色, 密生細毛.葉互生, 卵狀長橢圓形, 長橢圓狀披針形或長橢圓狀倒披針形, 基部闊楔形、圓形或稍呈心臟形, 先端長尖, 長8~18cm(厘米), 寬2~5cm(厘米), 側脈12~16對, 直達齒端, 成剛毛狀突出, 表面綠色有光澤, 背面脈腋有毛.花綠色, 單性同株, 雌雄花序都著生于新枝的葉腋, 雌花序有雌花1~3朵, 雄花多數(shù), 成細長下垂的茅荑花序.堅果近圓形稍呈橢圓形, 殼斗具伸長反曲的鱗片, 鱗片具灰白色細毛, 包著堅果的二分之一.
【生態(tài)分布】:產我國中部至南部各省; 多生于山坡疏林中, 松山林或竹林中, 以及砍伐跡地中.
【藥用部分】:果入藥, 秋季采收.
【作用功效】:性味苦、微溫, 無毒.能消乳腫, 澀腸止瀉, 婦人****吹腫, 哮喘, 下痢及血痢.
【用量用法】:4~6錢, 水煎服.孕婦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