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稱】 Jujube,Chinese Date
【異 名】 紅棗、小棗。
【來 源】 為鼠李科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棗樹Ziziphus jujuba Mill.var.inermis(Bge)Rend.的果實。
【植物形態】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達10m。小葉有成對的針刺,嫩枝有微細毛。葉互生,橢圓狀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2.5-7cm,寬1.2-3.5cm,先端稍鈍,基部偏斜,邊緣有細鋸齒,基出三脈;ㄝ^小,淡黃綠色,2-3朵集成腋生的聚傘花序;花萼5裂;花瓣5;雄蕊5;子房柱頭2裂。核果卵形至長圓形,熟時深紅色,花期4-5月,果期7-9月。
【草藥產地】 全國各地均有栽培,主產河南、河北、山東、山西、陜西、甘肅、內蒙古。
【采 收】 秋季采摘成熟果實,曬干;或烘炕至皮軟再曬干。
【藥 材】 果實橢圓形或圓形,長2-3.5cm,直徑1.5-2.5cm。表面暗紅色,略帶光澤,有不規則皺紋,基部凹陷,有短果梗;外果皮薄,中果皮棕黃色或淡褐色,肉質,柔軟,富糖性而油潤;果核紡捶形,兩端銳尖,質堅硬。氣微香,味甜。
紅棗:略呈卵圓形或橢圓形,長約2-2.5cm,直徑約1.5-2.5cm,表面暗紅色,帶光澤,有不規則皺紋,果實一端有深凹陷,中具一短而細的果柄,另一端有一小突點,外果皮薄,中果皮肉質松軟,如海綿狀,黃棕色,果核紡錘形,堅硬,兩端尖銳,表面暗紅色,氣微,味香甜。
烏棗:由紅棗蒸制而成,表面棕黑色,帶光澤,極皺縮。
【藥用價值】 含大棗皂甙Ⅰ、Ⅱ、Ⅲ(ziziphussaponin Ⅰ,Ⅱ,Ⅲ)、酸棗仁皂甙B(jujuboside B)、光千金藤堿(stepharine)、葡萄糖、果糖、蔗糖、環磷腺苷(cAMP)、環磷烏苷(cGMP)等。
【性味歸經】 甘,溫。歸脾,胃經。
【主 治】 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用于脾虛食少、乏力便溏、婦人臟躁。
【功效作用】 1.養血安神:適于血虛面色萎黃及心失所養,血虛臟燥者。2.補中益氣:用治中氣不足,脾胃虛弱所致諸證。3.緩和藥性:與祛邪藥配伍,可緩其毒烈之性,以護正氣。
【中藥用法】 3-12枚,或10-30g。為丸服當去皮核搗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