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科目】:火麻大麻科, 桑科.
【植物形態】:一年生草本, 高達3 米, 分枝多, 表面有縱溝, 密被絨毛.葉互生, 掌狀復葉, 小葉5~11 片, 通常3~5 片, 披針形, 邊緣粗鋸齒, 兩面均具有毛茸, 總葉柄長4~15 cm(厘米), 亦被毛茸, 托葉線狀或披針形.花單性異株, 雄花圓錐花序, 黃綠色, 花被5 片, 雄蕊5 片; 雌花成叢, 頂生或腋生, 綠色, 每花有一卵形苞片宿存, 花被5 枚, 雌蕊1 枚, 花柱2, 子房球形.瘦果扁卵狀.
【生態分布】:我國各地均有栽培.
【藥用部分】:雌株帶花梢枝(大麻草), 果實(火麻仁), 葉入藥, 7~9 月采收.
【作用功效】:花:性味辛、溫, 無毒.麻仁(果實): 性味甘、平, 無毒.葉: 性味辛, 有毒.大麻草煎服, 可作麻醉、鎮痙、鎮痛劑, 常用于躁狂癥和痙攣性咳嗽、喘息、神經痛.種子煎服, 能利尿、通便、調經、鎮痙、治癲癇、葉夾入煙草中吸之治喘息有效.
【用量用法】:果實3~5 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