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 源】 為姜科草果Amomum tsao-ko Crevost et Lem.。多年生草本植物草果的成熟果實。
【藥材形態】 多年生草本,株高2.5m,根狀莖橫走有節,略似生姜,淡紫紅色,莖圓柱形,直立稍有傾斜,葉二裂,短柄或無柄,先端漸尖,基部窄,全緣,兩面無毛,穗狀花序從根莖生出,每花序有5-30朵花,蒴果密集,橢圓形,花期5-6月,果期9-10月,主產云南、廣西、貴州等地。野生于溝谷兩旁疏林中,干燥果實入藥,10-11月采收。
【藥 材】 果實橢圓形,具三鈍棱,長2-4cm,直徑1-2.5cm,表面灰棕色至紅棕色,有明顯的縱溝及棱線,果皮質堅韌,不易橫折斷,而容易縱向撕裂,剝去果皮,中間有棕黃色隔膜,將種子團分成三瓣,每瓣有種子多枚。種子圓錐狀多面體,表面紅棕色,具灰白色膜質假種皮,有縱直的紋理,種脊為一條縱溝,尖端有凹狀的種臍。質地堅硬,破開后可見灰白色胚乳。氣特異,味辣、微苦。
草果殼 為去掉種子的果皮,表面灰棕色至紅棕色,韌性革質,易縱向裂開而難于橫向拉斷。
【性味歸經】 辛,溫。歸脾,胃經。
【功效作用】
1.燥濕散寒:主治寒濕阻滯脾胃,腹脹疼痛嘔逆,苔膩脈滑等癥。
2.除痰截虐:可用治寒濕偏勝的瘧疾,及穢濁濕邪所致的瘴虐。
3.燥濕溫中,除痰截瘧,用于寒濕內阻,脘腹脹痛,痞滿嘔吐,瘧疾寒熱。
【中藥用法】 3-6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