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 名】 茅根、黃茅、蘭根、絲茅根、甜根。
【來 源】 為禾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 Beauv. var.major(Nees)C. E. Hubb.的根莖。
【植物形態】 多年生草本,高20-100cm。桿直立,節上有細柔毛。葉線形或線狀披針形;根出葉幾與植株等長;莖生葉較短,葉鞘褐色,無毛,或上部及邊緣和鞘口具纖毛,具短葉舌。圓錐花序緊縮呈穗狀;小穗披針形,對生于花序枝軸上;花兩性,每小穗具l花,基部被白色絲狀柔毛。穎果暗褐色,成熟果序被白色長柔毛。花期5-6月,果期6-7月。
【草藥產地】 生于路旁向陽干草地或山坡上。幾遍全國。
【采 收】 春、秋季采挖,洗凈,曬干,除去須根及膜質葉鞘,捆成小把。
【藥 材】 根莖長圓柱形,長30-60cm,直徑2-4mm。表面黃白色或淡黃色,微有光澤,具縱皺紋,節明顯,稍突起,節間長短不等,通常長1. 5-3cm。體輕質略脆,斷面皮部白色,有裂隙,放射狀排列,中柱淡黃色,易與皮部剝離。味微甜。
【飲 片】 為類圓形細長小段,長6-9mm,表面黃白色或淡黃色,微有光澤,具縱皺紋,節明顯,呈淺黃色,切面中心黃色并有小孔,質輕而韌,外周與中心易剝離,氣微,味微甘,入藥還有茅根炭。
【性味歸經】 甘,寒。歸肺、胃腎經。
【功效作用】 1.涼血止血:主治血熱動血所致之吐血、衄血、尿血等多種出血。2.生津止渴:可治熱病津傷口渴。3.清熱利尿:善治熱淋澀痛及黃疸、水腫屬濕熱內蘊者。此外,本品還常用治熱嘔及熱咳等證。
【中藥用法】 15~30g,鮮品加倍。以鮮品為佳。
【藥用價值】 含蘆竹素(arundoin)、白茅素(cylindrin)、羊齒烯醇(fernenol)及西米杜鵑醇(simiarenol)等,并含枸櫞酸、蘋果酸、草酸、蔗糖、果糖、葡萄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