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形態】:
多年生草本,高達30cm。塊莖近球形,葉基生,一年生者為單葉,卵狀心形,2-3年者為3小葉的復葉,小葉卵狀橢圓形,稀披針形,中間一片較大,長3-10cm,寬2-4cm,全緣;葉柄 長10-20cm,下部有1株芽;▎涡酝,肉穗花序,花葶長約30cm;佛焰苞下部筒狀,綠色不張開;肉穗花序下部為雌花,貼生于佛焰苞,中部不育,上部為雄花,花序先端延伸呈鼠尾狀附屬物,伸出佛焰苞外。漿果卵圓形,成熟時紅色。花期5-7月,果期8-9月。(天南星科)
【草藥產地】:
野生于山坡、溪邊陰濕的草叢中或林下。全國大部分有分布。主產于四川、湖北、河南、貴州、安徽等省。
【采收加工】:
夏、秋兩季均可采挖,洗凈泥土,除去外皮及須根,曬干。
【性味歸經】:
半夏味辛,性溫。有毒。歸脾、胃、肺經。
【功效作用】:
本品辛散溫燥有毒,主入脾胃兼入肺,能行水濕,降逆氣,而善祛脾胃濕痰。水濕去則脾健而痰涎自消,逆氣降則胃和而痞滿嘔吐自止,故為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之良藥。既主治脾濕痰壅之痰多咳喘氣逆,如二陳湯、小青龍湯,又治濕痰上犯之眩暈心悸失眠,如半夏白術天麻湯,還可治風痰吐逆,頭痛肢麻,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癥,如玉壺丸。
本品善燥濕降逆止嘔,又性溫兼散寒,主治胃寒及痰飲嘔吐,如小半夏湯。若治療其他原因所致的嘔惡,當據情配伍它藥。
本品又善治胃氣上逆之惡心嘔吐,痰濕中阻之胸脘痞悶,氣郁痰結咽中如有物阻之梅核氣,如半夏厚樸湯。若痰熱互結之心下痞,如小陷胸湯 。還可治痰濕凝滯經絡或肌肉所致的癭瘤痰核及癰疽腫毒,未化膿者,可單用生品為末,醋調外敷。
此外,取本品和胃之功,治療胃不和臥不安,與秫米合用,如半夏秫米湯;取本品行濕潤燥之功,治療老人火衰便秘,與硫黃合用,如半硫丸。
【中藥用法】:
內服:5-10g;
外用生品適量,研末酒或醋調敷。
反烏頭,不宜與烏頭、草烏同用。
其辛散溫燥,陰虛燥咳,津傷口渴及血證忌用。
熱痰咳嗽慎用。
生半夏毒大,內服宜慎。
【中成藥品】:
小青龍湯合劑、腦立清丸(腦立清膠囊,腦立清片)、半夏厚樸湯。